特色小鎮“非鎮非區”,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一個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一個區,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浙江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等七大新興產業,融合產業、文化、旅游、社區功能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特色小鎮也不是“加”,它不是簡單的機械相加,“產業園+風景區+博物館或學校”式的“大拼盤”,也不是特色小鎮。從特征內涵上看,特色小鎮具備四個特征:產業上“特而強”、功能上“有機合”、形態上“小而美”、機制上“新而活”。
特色小鎮的發展范式——五大培育要求
-
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
定位精準、特色鮮明,向做特、做精、做強發展,產業發展環境良好,帶動農村發展效果明顯
-
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
格局和風貌具有典型特征、居住區開放融合、建筑彰顯文化和地域特色、土地利用集約節約
-
彰顯特色的傳統文化
特色文化得到傳承與、保護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傳統文化得到社會弘揚、公共文化傳播豐富有效
-
便捷完善的設施服務
基礎設施完善、道路設施暢通、綠化覆蓋率高、公共服務設施齊整
-
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
發展理念有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有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有創新、機制和政策有創新
-
特色小鎮的建設機制——四項基本原則
-
政府引導
政府主要通過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制度供給等來發揮引導和服務功能,重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
-
企業主體
以企業或者企業聯盟為主體,進行小鎮的總體開發和投資,土地開發、物業建設、產業經營等
-
市場運作
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以產業發展為重點,依據產業發展確定建設規模,防止盲目造鎮
-
動態考核
建立動態考核體系,在規劃空間、功能內涵、投資建設、扶持政策等嚴格考核,有獎有罰,扶持政策靈活有力
特色小鎮發展類型:
特色小鎮主要有四種類型:
1、新興產業:指圍繞某一具有較好基礎的新興產業而發展的小鎮;
2、經典產業:擁有一大歷史經典產業,以該產業為特色而發展的小鎮;
3、歷史文化:保留古色古香的歷史建筑、以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帶動旅游發展的小鎮;
4、生態旅游:指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以生態旅游為特色發展的小鎮;
特色小鎮的發展方向:三大導向,“7+X”多元發展方向
特色小鎮建設要點:
特色小鎮的建設要點包括四個方面:
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文化+產業+旅游+生活”四位一體
-
挖掘傳統文化
發揚民俗文化
植入現代文化
導入新興文化
-
傳統產業升級
新興產業導入
創業平臺提供
創新環境打造
-
文化旅游業態
工業旅游業態
休閑度假業態
旅游商業業態
-
完善基礎設施
營造品質社區
健全城鎮配套
提升公共服務
特色小鎮的開發模式:“土地開發+物業建設+產業經營”一二三級聯動開發

特色小鎮的發展理念:
特色小鎮是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自身特質,找準產業定位,科學進行規劃,挖掘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和生態稟賦,形成“產、城、人、文”四位一體有機結合的重要功能平臺。
首先,產業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強”。“產業選擇決定小鎮未來,必須緊扣產業升級趨勢,鎖定產業主攻方向,構筑產業創新高地。定位突出‘獨特’。特色是小鎮的核心元素,產業特色是重中之重。找準特色、凸顯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鎮建設的關鍵所在。”文章寫道,每個特色小鎮都緊扣信息、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萬億產業”和茶葉、絲綢、黃酒、中藥等歷史經典產業,主攻最有基礎、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不能“百鎮一面”、同質競爭。即便主攻同一產業,也要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不能喪失獨特性。
其次,功能疊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疊加不是機械的‘功能相加’,關鍵是功能融合。林立的高樓大廈不是浙江要的特色小鎮,‘產業園+風景區+文化館、博物館’的大拼盤也不是浙江要的特色小鎮,浙江要的是有山有水有人文,讓人愿意留下來創業和生活的特色小鎮。要深挖、延伸、融合產業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區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牽強附會,真正產生疊加效應、推進融合發展。”
再次,建設形態不能“大而廣”,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競爭力。無論硬件設施,還是軟件建設,要‘一鎮一風格’,多維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態特色。求精,不貪大。小,就是集約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據地形地貌,做好整體規劃和形象設計,確定小鎮風格,建設‘高顏值’小鎮。”
最后,制度供給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鎮的建設不能沿用老思路、老辦法,必須在探索中實踐、在創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試驗’。特色小鎮的定位是綜合改革試驗區。凡是國家的改革試點,特色小鎮優先上報;凡是國家和省里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點,特色小鎮優先實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許特色小鎮先行突破。政策突出‘個性’。
特色小鎮的發展建議:
一要因地制宜。要尊重三個規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城鎮化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適應城鄉社會發展的需要,正確認識特色小鎮發展的意義和作用。
二要進行戰略部署。特色小鎮采用創建制,強調發揮市場機制作用,但要避免在市場機制下同一主題特色小鎮形成的無序競爭甚至一哄而上,乃至造成同級政府之間為了“搶資源、上項目”而相互比拼優惠政策。
三是完善投融資體制機制。重點是根據不同類型特色小鎮,發揮各自主體的優勢或互補優勢,推動特色小鎮發展。完善配套政策,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上,發揮政府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優勢,吸引社會資本參與。
四要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充分發揮信息化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發揮政府引導和公眾參與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要把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社會組織提供增值服務和社區提供自我服務結合起來,為社會治理體系協同創新提供新探索。
特色小鎮規劃部分案例:
建德集成建筑產業創新園產業發展規劃
項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占地6.19平方公里,我院提出:以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制造、建筑機電設備制造、裝配式裝修產品制造、建筑新材料、建筑節能產品等為核心,以裝配式建筑云研發設計、循環體系建設、電商物流、教育培訓等為配套,著力打造集成建筑創新城、建筑科技小鎮、裝配式建筑小鎮。
世界動車小鎮總體概念規劃、產業規劃
項目位于河北省衡水市,饒陽縣,占地6.19平方公里,我院提出:以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制造、建筑機電設備制造、裝配式裝修產品制造、建筑新材料、建筑節能產品等為核心,以裝配式建筑云研發設計、循環體系建設、電商物流、教育培訓等為配套,著力打造集成建筑創新城、建筑科技小鎮、裝配式建筑小鎮。
農業特色小鎮規劃:河間市現代農業綜合體規劃
項目位于河北省河間市景和鎮,河間市高度重視特色小鎮發展,2016年已將景和鎮作為全市特色小鎮的試點,并提出著重打造景和三園,重點發展觀光休閑體驗農業,以牡丹為原料的精深加工產業,以中藥為依托的初加工、物流、交易產業,以苗圃種植為基礎的高端園藝產業,借助信息化和科學技術做精做強現代農業。
建德集成建筑產業發展規劃
項目位于朝陽市龍城區,規劃面積700平方公司,我院提出:重點發展裝備制造、冶金、農副產品加工三大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新材料、醫藥大健康、新能源三大新興產業,做優做強現代服務業;
一核:高鐵樞紐及周邊城區
北翼:北部產業區 南翼:南部產業區
成都新繁鎮特色小鎮規劃
新繁鎮位于成都市西北部新都區西面,距成都市區23公里,離新都城區18公里。 依托新繁鎮產業特色,提出打造構建“健康食品+泛家居”為特色的產業融合生態網絡,推動新繁從產業強鎮向特色小城市轉型發展。
2016年世界月季洲際大會月季主題公園定位及業態規劃
2016年世界月季洲際大會暨第七屆中國月季展將在北京大興盛大開幕。該項目是世界月季學術與博覽最高級別盛會,大會由王安順任組長,江澤慧任副組長。
規劃圍繞生態、農業、文化和旅游,以玫瑰為主題,以愛情為主線,采用“主題公園”的表達方式,通過玫瑰品種展示、產品及業態開發、文化旅游、會議培訓等農業及旅游業產業鏈的延伸發展,將園區打造成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的一顆璀璨明珠、北京城南休閑農業發展的示范工程和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
達州市宣漢縣馬渡鄉蠟梅小鎮總體概念規劃
地處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歷史遺存多,人文資源厚重,是中國民歌之鄉,以臘梅為特色,打造“市花”培育基地,實至名歸成為當地的一張名片
廣西防城港市金花茶特色小鎮總體概念規劃
金花茶特色小鎮總體概念規劃以獨特的海洋性季風氣候為生態稟賦,以金花茶產業為核心,深耕產業價值鏈以及與相關產業的聯動;以山、水、茶、康、養為特色,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康養、休閑、觀光等相關產業,打造以茶文化、鄉村旅游、大健康為主要功能的青山綠水環繞的小鎮、阡陌縱橫如畫的小鎮、產業高度融合的小鎮和宜居宜養宜商的小鎮。
新松湘潭機器人小鎮發展規劃、概念設計
北京通州區西集鎮特色小鎮
長春蓮花山音樂小鎮概念規劃
京津冀國家再制造產業示范小鎮
六盤水市韭菜坪特色小鎮
固安光電特色小鎮產業策劃、概念規劃
張掖丹霞通用航空小鎮
濟南新能源汽車小鎮概念規劃
南通市生命健康小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