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永春是泉州著名的僑區,海外僑親總人數已達100多萬人。一些永春籍海外僑親擬回鄉投資創業,但苦于沒有承接項目落地的有效載體。永春縣在對自己未來的審視中,找到了希望所在:全縣生態良好,森林面積達152.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8%,物種豐富,僅維管束植物就達1431種,其中,原生維管束藥用植物有800多種,常用的有310多種。瞄準200萬畝山地,把1000多種野生中草藥植物做成產業,山地也可以變成寶地。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用地少、污染低、產品附加值高,不僅充分發揮了生態環境良好、物種資源豐富的優勢,破解了工業用地緊缺的難題,還保護了晉江上游生態,一舉多得。
按照縣委、縣政府“1+5”的產業發展思路,把培育生物醫藥新興產業作為重要突破口,引進國內外醫藥和保健品生產企業和龍頭制藥企業,堅持“高起高走、高投入、高效益、低能耗”的發展思路,招引有實力的現代醫藥企業入駐。通過以商招商、專家參與招商,特別是盯住有實力的企業進行點對點招商,一批生物醫藥企業相繼落戶永春。自2006年3月29日生物醫藥園區通過專家組評審以來,共有天馨生物、海裕生物、海匯化工、永春堂(泉州)生物、海鑫生物科技、宏順食品飲料、良鑫生物科技、海敬農業科技、三和生物、立成生物、德盛植保、順德堂食品等12家企業投產;另外,修正藥業、奇績藥業、海寧制藥、雷恩生化、葆生生物、聚芳生物、祥業生物工程技術、御漢芳生態科技等8家企業正在建設;友邦藥業、甲狀旁腺素項目、高效儲流一體消毒棒、北蟲草深加工等4個項目在談并已達成協議。上述企業群體涵蓋了生物醫藥產業的四個重點領域,投資強度不斷增強,其中天馨生物、修正藥業、葆生生物、奇績藥業投資額均超過千萬美元。
項目思路
中機院審時度勢,為永春制定如下發展目標:
(一)產業發展重點
以現代中藥(生物中藥)為突破口和基礎,建設和完善研究開發、人才培養、中介服務三大支撐體系,以疫苗、基因工程類藥物、生化醫藥中間體三大領域為遠期追求的具體目標,發展相關產業,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構造永春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合理的產業布局,成為海峽西岸生物醫藥產業重要基地。
(二)產業基地規劃布局
在永春地域內,繼續建設原已規劃的320公頃生物醫藥產業園,將建成基地核心區。在城市總體規劃修編中,增加規劃300-500公頃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預備用地,可以滿足2020年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用地需求。
(三)產業發展的目標
以能力建設為目標,逐步形成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工程技術研究、生物技術產業化的多學科、多專業綜合性的知識創新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建成生物醫藥產品開發的核心技術平臺及關鍵性工程中心。
培育和引進一批生物醫藥產業大項目、大企業集團。近期規劃發展大項目5個,中長期發展項目10個。到2010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達到8-10億元,力爭2010年前有3-5家新的GMP認證的制藥企業投產,有新的國家級新藥上市;到2015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達到30億元;到2020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達到60億元,其中生化醫藥中間體產值5億元。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較強的企業, 到2020年,企業R&D投入占銷售收入比例達到10%以上,形成高、中、初級人才的合理教育培訓體系,使科技人員比例達到30%以上,打造一到二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集團。
項目效果
項目得到當地政府及群眾的一致好評,成為永春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