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特色小鎮越來越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載體。特色小鎮建設該遵循什么樣的規律?產業特色小鎮又該以何種模式建構?如何用PPP模式突破“運營+招商”的難題?
構造產城融合載體
盛世投資旗下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平臺盛世基業合伙人呂海彬表示,特色小鎮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產城融合、平衡發展。“產”是靈魂,“城”是肉體,二者缺一不可。只有“產”,缺乏穩定消費人群,商業配套設施很難發展起來,小鎮生活不便利;只有“城”,沒有嵌入的落地產業和文化底蘊,容易出現“鬼城”,就會出現“好山好水好寂寞”的窘境。一個成功的特色小鎮,正是要“望得見山、望得見水、望得見鄉愁”。
在產城融合的基礎上,較為完善的特色小鎮有四個特點,即小而精、小而美、公共設施便捷和公共產品服務完善。
“文化定位—產業規劃—建筑設計”的構建邏輯
產業小鎮在具體建設流程上,呂海彬認為,首先要進行明確的文化定位。進而根據整體定位特點,配合當地既有優勢資源,做相應產業規劃。最后,根據前期定位與規劃,開展配套建筑設計。比如建設醫療健康特色產業小鎮,入駐企業對于建筑承重、空間高度等都有嚴格要求,如果程序倒置就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呂海彬強調,產業規劃一定要選擇有豐富產業經驗的專業運營機構作為參與方,或者找到行業龍頭企業,從頂層設計上做細致規劃,規劃完成后進行運營,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來操作。否則,整體目標很容易落空。
建構“金字塔模式”
呂海彬認為,特色小鎮應具備“金字塔模式”,將產業精細化處理,分散布局到“塔尖”和“塔基”。
“塔尖”指的是小鎮獨一無二的特色項目。例如,某特色小鎮的某個項目在華南片區、華北片區獨具產業特色,同區域內無復制或雷同項目,則該項目撐起了該小鎮的“塔尖”。但“塔尖”部分很難養活基部覆蓋的大面積群體。因此,金字塔的“塔基”,就要考慮區域產值、稅收、就業等要素。例如,若在某體育小鎮的建設過程中,全球某頂級賽事選址該地主辦就讓小鎮擁有了清晰的“塔尖”。而相應配套的體育設施、體育健身、體育康養等項目則構成了金字塔的“塔基”。
用PPP模式突破“運營+招商”難題
目前,產業小鎮建設的主導方,以開發商居多。而對于產業小鎮而言,最難的部分是運營和招商。
據呂海彬介紹,盛世投資作為專業的政府引導基金管理機構,致力于幫助政府引資、引智、引產業。伴隨各地產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需要,部分政府逐步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訴求,即從整體上做片區綜合開發,將基金引入落戶當地的企業集聚起來,形成產業的集聚效應。因此,盛世投資著力于從產業角度出發,將重點放在產業的引入、培育以及小鎮的綜合運營上,積極創新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融資機制,通過城市發展基金、產業投資基金及PPP項目投資基金等投資模式,整合資本、運營、產業等各類資源。通過PPP的模式來建設運營特色小鎮,有助于化解小鎮長周期建設等問題。
在具體操作層面,盛世投資以資本為紐帶,讓政府、產業運營方、開發商和建筑商組成聯合體,共同開發建設特色小鎮。目前,盛世投資特色小鎮項目正在各地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