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印發《溫州市田園綜合體創建導則(試行)》的通知(溫兩區〔2018〕1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根據《關于開展市級田園綜合體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溫政辦〔2018〕4號)等文件要求,決定在全市建設10個左右市級田園綜合體。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溫州市田園綜合體創建導則(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田園綜合體申報和創建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開展市級田園綜合體創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舉措。各地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統一思想,積極謀劃,全力以赴開展田園綜合體試點創建工作。
二、積極組織申報。市級田園綜合體試點申報由縣(市、區)人民政府提出申請,向市農業“兩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市農業“兩區”辦,設在市委農辦〈市農業局〉)報送申報材料(具體要求見創建導則)。申報采取分批進行,第一批申報原則每個縣(市、區)推薦報送1個項目,截止日期為2018年3月10日,后續批次申報日期另行通知。申報試點文件及材料(申報表、建設方案和配套政策一式15份,附電子文檔)寄送地址(請統一用郵政EMS寄送):溫州市市府路行政管理中心,市委農辦(市農業局)經濟發展處鄭哲,聯系電話88966735。
三、嚴格建設要求。堅持“姓農、興農、為農、利農”的導向,圍繞“規劃布局科學、產業深度融合、鄉村美麗宜居、主體富有活力、體制機制創新、治理機制完善”等六個方面的標準要求,全面提升田園綜合體建設水平。要準確把握建設節奏,堅持質量效益優先,不搞大干快上、濫竽充數,嚴格規范使用資金,加強項目績效管理,確保項目規范有序推進。要正確處理好市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與現有其他各類創建項目的銜接與統籌,通盤考慮、統籌推進,整合資源、共建共享。
溫州市農業“兩區”建設領導小組
2018年2月5日
溫州市田園綜合體創建導則(試行)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產業為基礎、以生態為依托、以旅游為引擎、以富民為根本、以市場為導向,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主線,堅持可持續與綠色發展理念,通過加強田園鄉村的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風貌建設,逐步建成一批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為我市農業產業升級、農村價值釋放、城鄉統籌發展探索新路徑、培育新動能。
(二)目標要求。按照“試點先行、穩中求進、總結提升”的工作思路,2018年選擇3-5個項目開展試點,并擇優推薦省級和國家級試點,努力探索田園綜合體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相結合的實現路徑。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逐步在面上推廣復制,爭取通過5年時間,在全市建設10個左右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田園綜合體。各縣(市、區)結合當地實際,同步組織開展田園綜合體建設和縣級田園綜合體創建試點。
二、創建條件和標準
(一)創建條件。開展溫州市田園綜合體試點,應具備以下條件:一是縣級政府高度重視。縣級政府積極性高,將田園綜合體創建納入中心工作,在用地保障、財政扶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農業保險、人才支撐等方面有明確的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二是產業基礎優勢明顯。農業特色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區域內具有一定規模且實力較強的農業龍頭企業以及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圍繞主導產業,開發農業多功能性,在推進農業產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上有較好的基礎。三是定位規劃準確科學。結合當地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地理環境,對田園綜合體做出準確的功能定位和科學的規劃布局,建設思路清晰,且有獨具的鮮明特色。提供產業、旅游、文化、人居等功能,兼融一、二、三產業。四是社會資本實力雄厚。依靠當地農業特色、產業集聚、歷史文化、田園資源等因素,已吸引一定規模且有實力的社會資本聚焦,或社會資本投資意愿強烈、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積極性較高。
(二)建設標準。溫州市田園綜合體應突出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和生產生活生態統籌協調的要求進行創建,具體標準如下:
1.規劃布局科學。按照農業與農村、生產與生活融合發展要求,科學合理劃分田園綜合體的核心區、輻射區等功能區塊。核心區規劃面積原則上為1平方公里左右,土地資源相對集中連片;輻射區面積,山區為10平方公里左右、平原地區為5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區、輻射區面積均包括水域灘涂面積)。統籌推進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建設,區域內村莊達到美麗村莊要求。
2.產業深度融合。做強主導產業,形成1-2個優勢突出、特色明顯并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推進農林牧副漁協調發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建成至少一條以主導產業為基礎“接二連三”的全產業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產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至少有1處休閑觀光園。積極推動農產品電商、創意農業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3.鄉村美麗宜居。大力改善鄉村水、電、路、房、訊等基礎設施, 搭建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綜合型服務平臺,建立政府、市場、社會共同承擔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有效機制。結合“大拆大整”“大建大美”行動,原則上至少建成1個以上特色精品村和1條以上美麗鄉村風景線,建設一批彰顯田園特色風貌、延續鄉村傳統肌理、保護農耕文化的具有溫州特色的“浙派民居”。
4.主體富有活力。加快土地經營權流轉,大力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扎實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建立農業領軍人才培育機制,培育和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出臺扶持政策,增強創新動力,改善發展環境,鼓勵引導大學生、科技人員、工商業主、返鄉農民、退伍軍人等到田園綜合體創業發展。同步培育和吸引特色產業發展所需各類人才。
5.體制機制創新。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有效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綜合運用補助、貼息、投資基金、擔保基金等多種方式,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田園綜合體產業建設。引導社會力量創辦社會化服務組織,形成主體多元、形式多樣、服務高效的為農服務體系。創新經營主體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深化“三權分置”改革,推行土地入股、“保底+分紅”等模式,實現田園綜合體共建共享。
6.治理機制完善。建立健全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職責明確、運轉高效的田園綜合體治理機制。妥善處理好政府、經營主體、村兩委三者之間的關系,充分體現富農惠農,探索各方利益分配關系,實現三者合作共贏,實現基層組織堅強有力、經濟社會加快發展、民生問題有效改善、群眾利益保障到位的鄉村治理目標。
(三)負面清單。為保證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正確方向,真正做到“姓農、為農、利農、興農”,建立負面清單,實行一票否決。清單內容:未突出以農為本,項目布局和業態發展上與農業未能有機融合;違反國家土地管理使用相關法律法規,變相進行房地產開發或私人莊園會所建設;開發運營商大包大攬侵占農民權益;其它需要一票否決的。
三、創建程序
(一)自主申報。由縣(市、區)政府提出申請,向市農業“兩區”建設領導小組報送市級田園綜合體創建申報材料。
(二)確定對象。
1.實地考察。根據縣(市、區)申報情況,組織人員對擬創建點進行實地考察。
2.評審答辯。市農業“兩區”辦組織評審答辯會,由各縣(市、區)政府領導和投資主體匯報項目基本情況。評審組專家根據創建條件和標準對項目情況進行評價打分。
3.綜合審定。根據專家評定情況,結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擇優選擇3-5個項目列入當年試點范圍,項目適當向西部生態產業帶傾斜。當年度沒有列入創建試點的作為下年度重點培育項目。
(三)組織實施。列為創建對象的,要對照創建目標和建設標準,積極開展創建工作。創建期限一般為三年,市財政資金分年度予以補助。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實施動態管理,定期報送動態監測情況。對項目建設效果不明顯的,出現負責清單清情況的,給予約談通報直至終止市級扶持政策。
(四)驗收認定。已完成田園綜合體創建任務并達到標準的,由相關縣(市、區)政府提出認定申請,市農業“兩區”辦組織驗收,驗收合格后報市政府命名為市級田園綜合體。
四、申報材料
(一)申報文件。縣(市、區)政府申報創建的正式文件,并按要求填寫申報表。
(二)建設方案。縣(市、區)政府要編制田園綜合體建設方案,明確空間和功能布局,落實分年度創建計劃、工作舉措和重點建設項目,明確投資主體、投入金額、籌資方式、建設規模(面積)、運行方式、建設周期、預期效益等內容。
(三)配套政策。縣(市、區)政府擬出臺的扶持田園綜合體建設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政策舉措。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建立由縣(市、區)政府領導掛帥,農林漁產業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參與的田園綜合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綜合體建設與服務工作。設立實體化運行的田園綜合體管委會,或委托實體化的國有投資運營平臺,負責田園綜合體建設和日常運行管理。
(二)強化政策保障。各地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統籌現代農業發展、農田水利、農村土地整治、農業綜合開發等相關涉農資金,集中投向田園綜合體建設。要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優先安排建設用地指標,差別化落實設施農業用地政策。
(三)強化制度保障。制定并落實好相應的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制度,加強工作督查、巡查和項目審計,確保項目有序規范實施和資金合法合規使用。
附件:1.溫州市田園綜合體創建申報表
2.溫州市田園綜合體建設方案文本格式
附件2
溫州市田園綜合體建設方案文本格式
一、總則
(一)規劃背景。縣(市、區)社會經濟和產業發展概況;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和工作重點;美麗鄉村建設的工作部署等。
(二)規劃依據。相關法律、政策以及區域范圍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產業規劃以及其他行業規劃。
(三)規劃范圍與期限。區域位置,規劃面積及其中核心區面積;規劃基準年和建設期限(三年)。
二、現狀分析
(一)基礎條件。田園綜合體內可利用的耕地、森林、水域等資源條件和土壤、光照、水等生產條件,分析能夠承載產業發展和綜合體建設的環境容量。
(二)發展現狀。規劃布局范圍內的產業基礎、鄉村環境、主體情況、體制機制、治理機制等有關情況。
(三)主要優勢。聯系本地實際,從區位優勢、產業特色、主體情況、城鄉統籌等方面進行分析。
(四)主要短板。對比先進水平,從經營理念、發展方式、綜合效益、運行管理等方面查找短板。
三、建設目標
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按照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要求,根據本地實際,提出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目標定位,體現高水平、個性化、差異化發展。
四、功能布局
合理劃分田園綜合體內各個功能區塊,明確四至空間和功能布局。按照全域發展、多規合一的要求,優化村莊建設布局,打造景區化、全域化的美麗鄉村。
五、建設內容
(一)重點項目。對照建設目標和建設標準,提出一二三產業發展、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主體培育、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建設項目,并列出分年實施計劃。
(二)實施主體。明確承擔建設任務的建設。
(三)投資估算。做好田園綜合體建設整體投資和分項目投資估算,盤活財政扶持資金,撬動社會資本,明確投資主體、籌資渠道和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等。
(四)運行管理。明確田園綜合體建設的組織管理架構和運行管理機制。
六、效益估算(可行性論證)
結合當地實際,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可行性研究,進行充分論證。規劃期限內所能實現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以及帶動農民就業創業、增收情況等。
七、組織保障
規劃的組織領導、部門協調、投入保障、政策支持、科技支撐、項目監管、考核評價等。
八、附圖和附表
規劃文本須提供區位圖、現狀分析圖、功能布局圖、空間布局圖等圖件以及重點項目表。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