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實地調研發現,發展較為成功的田園綜合體,較好地利用了農村各項改革政策紅利,盤活了農地資源,吸引了人才和社會工商資本。根據現代發展經濟學理論,一個部門或項目的發展,離不開人力資源、土地資源、資本資金三個關鍵要素及其組合效率。因此,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田園綜合體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舉措之一,如何高效利用“人、地、錢”三個關鍵要素?如何優化這些要素組合,使其發揮更高效率?
甘肅省榆中縣李家莊村以前是貧困村,該村作為首批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通過當地“人、地、錢”三個要素的整合升級,實現了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平穩過渡和有效銜接。本文以李家莊村田園綜合體為例,回答上述兩個問題,通過分析“人、地、錢”三個關鍵要素整合機理和相關過程,為我國田園綜合體的建設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田園綜合體發展的關鍵要素整合機理
田園綜合體發展的關鍵要素整合,就是要從田園綜合體自身實際出發,把內部彼此相關卻分離的要素、外部有共同使命卻擁有獨立經濟利益的要素,整合成彼此聯系和促進的新系統,從而實現資源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從“人”的角度來看,田園綜合體發展的核心在于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通過提供培訓等職業教育方式,重新利用處于失業狀態的部分勞動力,并且吸引人才回到農村就業創業。從“地”的角度來看,田園綜合體項目可以高質量利用以前閑置或低效的土地,使當地成為游客“愿意來、愿意留”的鄉村休閑旅游基地,進一步加快田園綜合體發展。從“錢”的角度來看,田園綜合體項目可以通過向當地農民融資配股等,利用社會投資或融資以及申請政府補貼等形式獲取啟動資金或籌集項目資金。
圖1 田園綜合體發展的關鍵要素整合機理
從“人、地、錢”三大關鍵要素整合的機理來看,田園綜合體發展有利于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隨著田園綜合體建設,地區經濟的發展和收入水平提高,當地能夠顯著提升對人力資本的投入,吸引一批更年輕、更具專業知識的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對上述三種關鍵要素的整合和優化,實現了要素組合升級效果,提高了要素利用效率,形成良性循環,拓展農業產業鏈,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進了我國城鄉融合發展,使得城市與鄉村、農業與工業、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在田園綜合體中相得益彰。
李家莊田園綜合體發展的關鍵要素整合分析
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項目1在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視對當地現有資源要素的整合升級,在勞動力要素、土地要素和資金要素的整合中,探索了經驗做法并發揮了良好效果。
(一)勞動力資源整合
我國農村勞動力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現象2,難以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鄉村振興的關鍵要素之一就是整合農村勞動力與提升勞動力素質,通過傳統部門的充分就業,實現經濟起飛。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項目實施之前,當地“就業不足”與“偽裝失業”3情況較為嚴重,當時全村人口為3253人,其中16~60歲的勞動力約為2400人,實際創造價值的勞動力人數約為800人,尤其是當地女性勞動力普遍存在利用不充分的情況。李家莊田園綜合體建設,探索了如下改善途徑:一是部分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二是部分勞動力從事創新創業,成為個體商戶;三是部分勞動力從事服務工作,如保安保潔等;四是部分有技能的勞動力成立傳統手工作坊,如醋坊、掛面坊等;五是部分有技能的勞動力從事旅游行業(以婦女為主),如鄉村傳統藝術表演、制作手工藝品等。通過田園綜合體建設,整合了原有勞動力資源,通過為農民提供系列培訓等活動,提高了人力資源就業能力,增加了當地農民的就業機會,提高了當地勞動力利用率和可支配收入。
(二)土地資源整合
1.集體建設用地整合。首先,經過“棚戶區改造”,李家莊社區每戶平均擁有2.34套大產權住房。李家莊村結合并利用縣城棚戶區改造政策,整合農戶宅基地及公共設施等建設用地,實施整村搬遷,使農民變居民,從而大大改善了當地人居環境建設水平,促進美麗鄉村建設。社區居民既擁有房屋產權證書,也擁有土地使用權證書,可以合法進行二手房交易,客觀上提高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徹底改變了原先臟、亂、差的狀況,為田園綜合體發展提供了物質文明基礎和精神文明基礎。其次,利用“耕地增減掛鉤、占補平衡”政策,把新增土地用于田園綜合體項目開發。耕地占補平衡政策是對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占用耕地不斷擴大的補救措施,堅決防止耕地占補平衡中出現的補充數量不到位、補充質量不到位問題,堅決防止占多補少、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地的現象。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項目通過對以前利用形態破碎和零亂耕地進行整合,實現了土地等集約化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與單位土地所實現收益。
2.農村承包土地整合。首先,鼓勵農戶將土地流轉給田園綜合體,實現了“一舉兩得”。一方面,農戶和村集體通過租賃方式,將土地使用權和經營權交由農業種植大戶和綜合開發企業,將土地所有權資本化為租金收益,1000元/畝的土地流轉價格遠遠高于當地土地市場價格,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更多經濟收益,并且引導小規模分散農業生產者向龍頭企業靠近,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農業經營共同體,從而降低農戶小規模經營的風險;另一方面,龍頭企業得到土地經營權后,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拓展和延伸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效益,帶動周邊區域全方位的發展。其次,按農戶土地存量配股分紅。荒山、荒地、荒丘、荒灘等“四荒地”屬于當前農村未得到充分、有效、合理利用的土地,其審批難度和開發周期與集體建設用地相比具有優勢,是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的重要資源。李家莊田園綜合體建設中,由個體農戶和村集體聯合成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將以前部分撂荒、閑置土地以入股形式投入到合作社,參與田園綜合體建設,以整合的200畝集體建設用地作價入股,村集體占入股股份15%,其余85%股份由803戶村民按戶均分,年終村民及村集體根據股份份額實現分紅,既保證了村集體收益,又使村民能夠享受土地入股收益,成為名副其實的“小股東”,實現合作共贏。農戶耕地以入股的形式參與到整村農業生產和田園綜合體項目中,實行公司企業化運營,根據村民實際入股耕地占總入股耕地面積的比例確定村民所占股份比例,年終再次進行利益分紅,最終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增加了農戶的財產性收入。
(三)資金整合
一是眾籌業態分紅與單個業態分紅。李家莊田園綜合體提供不同業態項目的籌資方案,由農戶自愿入股,如建設兒童游樂設施,通過眾籌方式集資,每戶最高入股5萬元,最低入股2000元,目前有100多戶參與,并且取得了分紅。這一實踐做法體現了資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征。一方面,鑒于當地農戶普遍出現資金閑置、理財不善等現象,田園綜合體項目通過眾籌方式整合資金獲得融資,不僅促進了項目發展,而且提高了農戶的閑置資金利用率,并為其帶來后期分紅;另一方面,增強了農戶在田園綜合體項目發展中的參與感與獲得感。此外,規定入股金額的上限和下限,既體現了靈活性,又體現了原則性,農戶可以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和個人意愿入股,同時避免了個人股份權重過大及股東過于分散的情況。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項目還采用了單個業態分紅的方式,即村集體投資客棧、手工作坊、餐館等項目,總投資額由全體農戶分攤,收益按相同方式分紅。
二是政府幫扶與社會融資。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前期,當地各級政府補助合計為9.8億元,后期又陸續提供了1.9億元幫扶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社會融資方面,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項目主要利用政府——社會資本合作的PPP項目融資,并以銀行貸款融資與企業投融資作為補充。
結論及啟示
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通過積極整合人力資源、土地資源和資金資源,極大地改變了這些關鍵要素的利用效率,使得資源要素利用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作用,從而實現“1+1>2”的效果。
從李家莊田園綜合體的實踐過程可知,田園綜合體發展必須要充分利用好“人、地、錢”三大關鍵要素,使得田園綜合體實現可持續發展,具體的政策啟示如下:
一是利用好“人”的要素。田園綜合體發展過程中,要通過培訓提升從業者技術水平和素質,加強農村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如農業職業經理人、農業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要引導外出務工農民返鄉就業創業,鼓勵農村能人、大學生等優秀人才返鄉,吸引城市專業技術人員下鄉創業,并從政策、項目、資金等多方面給予扶持,引導他們積極為田園綜合體發展出謀劃策、出智出力。
二是利用好“地”的要素。田園綜合體發展過程中,要鼓勵和推進農業用地“小塊并大塊”,進一步把農民的細碎化土地連片集中起來,形成土地要素的規模經濟效益;要通過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深化專業分工,將流轉土地引入農業龍頭企業,采用“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農戶”的發展模式,不斷發展農業農村全產業鏈,推進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實現分工經濟下的規模經濟;要整合好農村建設用地,按政策要求收回部分集體土地,擴充田園綜合體建設的土地資源,為招商引資提供先決條件;要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允許通過土地征收、租賃、互換、入股聯營等多種方式實現農村閑置土地資源使用權流轉,形成多元化經營主體參與的制度構架。
三是利用好“錢”的要素。田園綜合體發展過程中,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理念,保證財政支持田園綜合體建設的資金保持穩定或增長;要吸引社會資本對于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的資金投入,在互惠互利與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與融資額度;要整合當地現有的農業、生態、人文等各類資源,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業、農業園區、農產品加工業等具有巨大發展前景的領域,不斷完善農村冷鏈物流和鄉村服務業,實現村企共贏局面;要保證村集體經濟在田園綜合體發展中的主要地位,確保當地居民在田園綜合體發展中獲得收益、提升生活質量與收入水平,動員當地居民親自參與并主動投入田園綜合體的經營和管理;要拓寬和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在田園綜合體發展中的作用,爭取在多方位產業開發中增加收益,并且實現取之于村、用之于村。(作者:張濠旭)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