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地租提高了10倍以上,村集體租金年收入也順勢提高了不少。”7月8日,三亞市崖州區三公里村黨支部書記文光敏向海南日報記者聊起村里的新變化。
三公里村土地以林地和果地為主,主要種植芒果和檳榔,其中芒果種植面積約3萬畝。前期村集體經濟的主要來源為芒果承包用地租金,而芒果承包用地合同大多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簽訂,時間久遠且租金普遍在每畝5元—30元,總面積涉及5000余畝。同時,租戶在簽訂合同后,主動繳納租金的較少,年租金收繳率不足60%。
“三公里村出現租期過長、面積過大、租金過低的‘三過’問題并非孤例,崖州區土地流轉基數大,存在土地糾紛、界限不明,承包人指界不明、聯系不上等復雜情況。”崖州區副區長郭玄偉透露,該區從2021年開始著力開展“三過”問題的清理整治工作,共收集有瑕疵土地承包流轉合同和情況說明1600余份,涉及土地面積7萬余畝。
“三過”問題怎么破題?文光敏帶領團隊從摸清情況開始。“我們通過50余次的走訪調研,按照不同類型歸類,把‘三過’問題土地歸為租金繳納違約戶、租金過低戶、私自拓荒戶、面積不準戶、租期過長戶等5種類型,采取由易到難的方式對各種類型土地進行逐一突破。”文光敏說。
“針對部分租戶對其承租土地的價格存疑,我們制定了土地租金協商機制,由村‘兩委’班子、村小組組長、區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駐村律師組成的租金協商議價小組,對有租金爭議的租戶現場協商,出具公平合理的土地租金指導價格,從而解決租戶的后顧之憂。”文光敏說,該村同步建立了長效服務機制,讓村委會的職能從收租方變成服務方,在租戶簽訂新合同之后,定期入戶走訪、及時幫助租戶解決困難,做優服務。
多部門配合凝聚共識,依法行政讓群眾多理解,村“兩委”主動服務……崖州區多措并舉讓“三過”問題整改出現新氣象。“三公里村的芒果租地由原來的3100畝增加到目前的5100畝,租金由原來的15元—30元/畝提升到現在的300元—400元/畝,村集體年租金收入由原來的不足10萬元提高到現在的超過110萬元。北嶺村經調整數宗地流轉承包合同,由年租金170.68萬元提升至245.86萬元。”郭玄偉說。
“合法合規解決好‘三過’問題,能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文光敏透露,增加的村集體收入,村里一方面投入到為村民繳納醫療養老保險、資助學生入學、美化人居環境等民生工作中;另一方面投入資金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產業。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