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年1-10月機械設備制造業增長形勢
1、機械設備制造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穩定
在年初從緊宏觀調控政策的作用下,2008年整個工業增長出現調整,實際投資增長速度出現下降。但機械設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依然保持了穩定上升的增長趨勢,成為整個工業中增長景氣保持較好的行業之一。1-10月,機械設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0%左右,遠高于工業的平均增長速度,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
1-10月,通用設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9121.76億元,同比增長30.9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8個百分點。專用設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完成11015.15億元,同比增長29.9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62個百分點。子行業中,風機風扇制造業和衡器制造業增長迅速,工業總產值分別同比增長37.46%和46.1%,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6.53和20.72個百分點;金屬加工機械和制冷空調設備制造業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出現一定調整,同比分別增長30.04%和18.26%,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3.1和4.15個百分點。
通用設備制造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的產品銷售率分別達到97.14%和96.54%,銷售情況良好。這說明,我國前一階段的宏觀調控政策主要針對的是投資過熱、產能過剩、能耗較高的產業,對技術含量較高的機械設備制造業沒有形成太大的抑制作用。在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中,機械行業增長景氣具有較強的穩定性。機械設備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裝備工業,在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農村基礎設備改造、交通運輸現代化等國民經濟的很多領域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經濟的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以創新帶動發展的過程中,都需要機械設備制造業的良好發展提供必要的基礎裝備。
表1 2008年1-10月機械設備制造業工業增長情況
|
工業總產值 (當年價格) |
工業銷售產值 |
實際值 |
增長(%) |
減上年同期 |
實際值 |
增長(%) |
減上年同期 |
(億元) |
(百分點) |
(億元) |
(百分點)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19121.76 |
30.97 |
1.18 |
18576.26 |
30.8 |
1.41 |
鍋爐及原動機制造 |
2099.57 |
19.7 |
3.66 |
2037.28 |
18.84 |
3.61 |
金屬加工機械制造 |
1745.98 |
30.04 |
-3.1 |
1685.57 |
29.93 |
-4.16 |
起重運輸設備制造 |
2295.12 |
31.7 |
1.55 |
2249.37 |
32.57 |
4.51 |
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的制造 |
3048.22 |
31.91 |
-0.27 |
2964.29 |
32.16 |
0.46 |
軸承、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的制造 |
1445.29 |
32.92 |
2.13 |
1406.2 |
32.8 |
2.43 |
風機、風扇制造 |
397.05 |
37.46 |
6.53 |
364.29 |
37.08 |
7.81 |
制冷、空調設備制造 |
1106.78 |
18.26 |
-4.15 |
1072.89 |
17.14 |
-5.68 |
包裝專用設備制造 |
121.75 |
14.03 |
-2.72 |
118.07 |
15.35 |
-0.75 |
衡器制造 |
73.52 |
46.1 |
20.72 |
71.86 |
49.63 |
26.94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11015.15 |
29.95 |
-0.62 |
10634.47 |
30.02 |
-0.66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2、機械設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增長穩定,利潤增速出現較大調整
2008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半年一路飆升,刺激了能源產品價格的上揚,同時鋼材、有色金屬、化工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給下游行業的生產帶來了較大的成本壓力,下游行業經濟效益呈現下滑態勢。1-8月,機械設備制造業受成本上升影響,行業利潤增長速度也有所下降。
銷售收入增長方面,1-8月,通用設備制造業累計產品銷售收入完成14375億元,同比增長31.7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9個百分點;專用設備制造業累計銷售收入完成8183.48億元,同比增長30.5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18個百分點。子行業中,風機風扇制造業和衡器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0.93%和47.23%,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了9.65和29.2個百分點;鍋爐及原動機制造業、金屬加工機械制造業和制冷空調設備制造業的銷售收入增長速度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0.98、3.56和6.28個百分點。
利潤增長方面,1-8月,機械制造業的利潤整體沒能維持快速增長勢頭,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下降。1-8月,通用設備制造業利潤總額873.41億元,同比增長26.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9.46個百分點;專用設備制造業利潤完成525.27億元,同比增長20.1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2.62個百分點。這一方面是由于成本上漲抑制了行業經濟效益的表現,另一方面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數過大。相對而言,在整體工業經濟效益下滑的情況下,機械設備行業依然維持20%以上的利潤增長,實屬不易。
子行業的經濟效益表現出現分化,鍋爐及原動機制造業、金屬加工機械設備制造業、起重運輸設備制造業的利潤增長速度下降幅度較大,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11、21.99和18.49個百分點,影響了機械設備制造業整體的經濟效益表現。而軸承齒輪及傳驅動部件制造業、風機風扇制造業和衡器制造業的利潤增長形勢較好,同比分別增長49.23%、38.08%和53.10%,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8.37、19.09和32.37個百分點。包裝專用設備制造業的利潤同比增長10.98%,比上年同期提高10.1個百分點,從低谷回升。
虧損方面,行業虧損增速較快,1-8月,通用設備制造業虧損企業虧損額為50.68億元,同比增長21.34%,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明顯加快;專用設備制造業虧損額為46.29億元,同比增長20.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7.58個百分點。
表2 2008年1-8月機械設備制造業經濟效益增長情況
|
銷售收入 |
利潤總額 |
實際值 |
增長(%) |
減上年同期 |
實際值 |
增長(%) |
減上年同期 |
(億元) |
(百分點) |
(億元) |
(百分點)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14375 |
31.73 |
1.19 |
873.41 |
26.4 |
-9.46 |
鍋爐及原動機制造 |
1533.41 |
19.11 |
-0.98 |
99.18 |
7.26 |
-14.11 |
金屬加工機械制造 |
1303.68 |
30.51 |
-3.56 |
77.38 |
30.24 |
-21.99 |
起重運輸設備制造 |
1724.17 |
32.55 |
3.42 |
103.2 |
16.04 |
-18.49 |
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的制造 |
2319.77 |
33.65 |
2.06 |
154.75 |
34.17 |
-5.31 |
軸承、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的制造 |
1097.54 |
34.21 |
5.47 |
69.62 |
49.23 |
18.37 |
風機、風扇制造 |
282.44 |
40.93 |
9.65 |
15.34 |
38.08 |
19.09 |
制冷、空調設備制造 |
860.76 |
17.91 |
-6.28 |
54.46 |
23.1 |
-11.25 |
包裝專用設備制造 |
87.94 |
17.32 |
1.4 |
5.06 |
10.98 |
10.1 |
衡器制造 |
54.87 |
47.23 |
29.2 |
3.29 |
53.1 |
32.37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8183.48 |
30.52 |
0.18 |
525.27 |
20.16 |
-42.62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3、大部分機械設備產品產量增長速度比上年同期出現下滑
表3 2008年1-10月通用設備制造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長
|
累計產量 |
同比增長(%) |
增速減上年同期 |
(百分點) |
工業鍋爐 (單位:萬蒸發量噸) |
18.32 |
7.82 |
-12.31 |
電站鍋爐 (單位:萬蒸發量噸) |
32.57 |
7.99 |
11.19 |
內燃機 (單位:億千瓦) |
49726.7 |
7.15 |
-19.38 |
電站汽輪機 (單位:萬千瓦) |
7095.2 |
-3.18 |
-3.27 |
電站水輪機 (單位:萬千瓦) |
266.68 |
16.55 |
15.77 |
金屬切削機床 (單位:萬臺) |
53.23 |
1.64 |
-10.01 |
數控機床 (單位:萬臺) |
10.58 |
2.96 |
-31.95 |
鑄造機械 (單位:萬臺) |
12.78 |
10.86 |
4.59 |
起重設備 (單位:萬噸) |
362.27 |
17.99 |
-15.91 |
*車 (單位:萬臺) |
18.42 |
10.82 |
-27.96 |
泵 (單位:萬臺) |
5288.98 |
8.64 |
-10.79 |
閥門 (單位:萬噸) |
259.16 |
27.56 |
7.06 |
軸承 (單位:萬套) |
903197.11 |
8.69 |
-15.4 |
電動工具 (單位:萬臺) |
20609.21 |
3.95 |
-8.52 |
風機 (單位:萬臺) |
372.27 |
-13.7 |
-49.49 |
制冷空調設備 (單位:萬臺(套)) |
1055.81 |
7.82 |
-26.94 |
包裝機械 (單位:萬臺) |
8.36 |
24.09 |
31.92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1-10月,在通用設備制造業工業產品產量中,工業鍋爐完成18.3萬蒸噸,同比增長7.8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2.31個百分點;電站鍋爐完成32.57萬蒸噸,同比增長7.9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2個百分點。內燃機生產49726.7億千瓦,同比增長7.1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9.38個百分點。
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同比增長1.6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0.01個百分點,其中數控機床產量10.57萬臺,同比增長2.96%,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1.95個百分點。
軸承產量同比增長8.6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5.4個百分點;風機產量同比下降13.7%,下滑49.5個百分點。閥門和包裝機械產量同比分別增長27.56%和24.09%,增速比上年同期有均較大上升。
表4 2008年1-10月專用設備制造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增長
|
累計產量 |
同比增長 |
增幅減上年同期 |
(%) |
(百分點) |
礦山設備 (單位:萬噸) |
206.51 |
17.7 |
-7.29 |
水泥設備 (單位:萬噸) |
45.63 |
26.2 |
-20.14 |
冶煉設備 (單位:萬噸) |
59.53 |
33.39 |
10.5 |
金屬軋制設備 (單位:萬噸) |
54.12 |
35.31 |
11.72 |
模具 (單位:萬套) |
1105.97 |
9.98 |
8.06 |
塑料加工設備 (單位:萬噸) |
61.25 |
2.54 |
-23.89 |
糧食加工機械 (單位:萬臺) |
123.3 |
5 |
-2.13 |
飼料加工機械 (單位:萬臺) |
27.38 |
34.97 |
-3.1 |
造紙機械 (單位:萬臺) |
3.17 |
-24.86 |
-48.51 |
印刷機 (單位:萬噸) |
8.29 |
6.87 |
-7.56 |
縫紉機 (單位:萬架) |
996.69 |
-20.9 |
-27.24 |
大中型拖拉機 (單位:萬臺) |
19.93 |
22.7 |
25.42 |
小型拖拉機 (單位:萬臺) |
168.21 |
-3.42 |
-11.67 |
收獲機械 (單位:萬臺) |
27.72 |
25.15 |
55.22 |
農業運輸機械 (單位:萬輛) |
154.31 |
-0.7 |
-8.84 |
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單位:萬臺(套)) |
9.61 |
33.1 |
18.02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在專用設備制造業主要產品產量中,1-10月,礦山設備產量206.5萬噸,同比增長17.7%,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7.29個百分點。水泥設備產量同比增長26.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0.14個百分點。
1-10月,金屬軋制設備產量54.12萬噸,同比增長35.3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1.72個百分點。模具產量1105.97萬套,同比增長9.9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06個百分點。
1-10月農用機械產量增長情況較好,其中大中型拖拉機產量19.9萬臺,同比增長22.7%,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小型拖拉機產量168.2萬臺,同比下降3.42%。收獲機械的產量同比增長25.15%,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1-10月環保專用設備產量同比增長33.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02個百分點。
4、機械設備制造業出口增長速度有所下降
2008年,由于受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的影響,機械設備制造業的出口增長速度出現一定下降。1-10月通用設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完成2744.92億元,同比增長21.61%,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8.99個百分點。專用設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完成1437.11億元,同比增長24.1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6.48個百分點。整體上看行業出口交貨值的增長速度依然較快,但比上年同期的增速有所調整。
子行業中,鍋爐及原動機制造業和衡器制造業出口增長加快,1-10月出口交貨值同比分別增長57.16%和54.78%,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2.94和40.45個百分點,衡器制造業出口增勢提升迅猛。而起重運輸設備制造業、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制造業、風機風扇制造業和制冷空調設備制造業的出口交貨值增長速度下降較大,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14.02、17.67、23.08和17.38個百分點,對行業整體出口增速下降影響較大。
表5 2008年1-10月機械設備制造業出口交貨值增長情況
|
實際值 |
增 長 |
增速減上年同期 |
(億元) |
(%) |
(百分點)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2744.92 |
21.61 |
-8.99 |
鍋爐及原動機制造 |
178.6 |
57.16 |
2.94 |
金屬加工機械制造 |
129.78 |
24.02 |
-3.78 |
起重運輸設備制造 |
451.05 |
23.06 |
-14.02 |
泵、閥門、壓縮機及類似機械的制造 |
502.87 |
16.1 |
-17.67 |
軸承、齒輪、傳動和驅動部件的制造 |
, 268.71 |
25.54 |
4.45 |
風機、風扇制造 |
55.82 |
22.57 |
-23.08 |
制冷、空調設備制造 |
180.93 |
17.1 |
-17.38 |
包裝專用設備制造 |
15.36 |
24.75 |
6.08 |
衡器制造 |
17.92 |
54.78 |
40.45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1437.11 |
24.15 |
-6.48 |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二、未來機械設備制造業的發展展望
1、機械設備制造業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未來很長時期內,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都將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主線,各行業的產品結構調整、生產工藝的改進、裝備設備的技術改造、自動化和大型化成套設備的開發使用等都需要機械設備工業提供先進、現代化的產品。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的將節能型、環保型生產設備的使用作為投資的重點,同樣需要機械設備行業提供更為安全、進步的產品。如電力、石化、冶金、煤炭、紡織、輕工、建材等很多工業領域都在新項目建設上需要有更為高效、自動化、清潔的生產裝備,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具備高效、節能、低污染、智能化、成套化等特征的機械產品將逐步成為市場的主流。此外,道路、交通等運輸行業在推進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中,對機械產品的品種、水平、質量和性能的需求也將有較大提高。同時,機械行業自身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也需要大量先進加工設備和測試儀器。市場競爭加劇以及企業技術升級的速度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將保持一定規模,同時,國家政策也鼓勵企業加大新設備的投資強度,國內對高精尖機械設備產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因此,在很長時期內國民經濟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都將對機械裝備工業形成較大的需求。
2、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勢頭趨緩,行業成本壓力會有所減輕
2008年是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迅猛的一年,給機械設備制造業造成了一定的成本壓力,影響了行業經濟效益的增長。但國內經濟增長減速,受美國金融危機蔓延影響世界經濟發展也明顯放緩,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增長速度減慢,價格已從高位回落。目前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從高位大幅回落,鋼鐵、有色金屬價格也出現下降,由于各方面對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悲觀預測,能源原材料的價格將難以重新上漲,對未來機械設備制造業的成本壓力將有所減輕,有利于行業保持一定的利潤增長。
機械設備制造業作為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產業,對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較強,盡管2008年以來利潤增速出現明顯回落,但依然保持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水平。機械設備制造業的長期增長速度和贏利水平將更多地取決于產品的附加值水平和技術進步的速度,這是機械設備制造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3、農業政策為農業裝備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
近兩年,機械產品市場需求出現新的熱點,農用機械需求保持較快增長速度。隨著對農業各項優惠政策的實施,特別是農資補貼不斷增加,提高了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業機械持續發展。十七屆三中全會后,國家再次增大農用生產資料的補貼力度,同時放開農村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鼓勵土地向種田大戶集中,發展規模經濟,將有力地促進農用生產機械的需求增長。
經過多年努力,國家加快了農村電網的改造進程,農村用電情況的改善極大促進了農民對小型農機具、灌溉設備的需求,改善了農用機械的使用條件,使得農用機具發展較快。今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會不斷增強,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也會不斷提高,這一過程將對農業機械裝備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市場化程度加深,農產品的生產、儲藏、加工、運輸等環節都需要不斷提高機械化水平,同時設施農業、綠色農業、節水灌溉農業等將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加快成長,對裝備的要求也將進一步提高。
4、機械產品出口繼續增長
作為機械工業大國,我國一些有比較優勢的機械產品還有很大的出口潛力,如中小型農機、中等功率工程機械、普通機床、中檔科學測試儀器、光學儀器等產品在國際上都有較大市場。特別是我國加大了“走出去戰略”的實施力度,鼓勵企業發展對外工程承包和合作,發展經濟技術合作項目取得較大進展,這些進展將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相關機械產品的出口。盡管美國金融危機的蔓延將對世界經濟增長產生較大影響,發達國家面臨經濟衰退,但我國機械產品的出口市場很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這些經濟體自身的發展潛力仍然很大,對我國機械產品的需求仍將保持一定增長。
5、擴大內需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將帶動機械產品需求增長
隨著西部大開發計劃的穩步推進,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工程大大促進了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的發展,并帶動一大批通用機械的增長;西部重點公路、鐵路、建筑、水利、電力、機場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為工程施工機械及相關專業設備生產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應對世界經濟下滑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國家將加大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出臺了累計4萬億元的投資刺激計劃,這將有力地帶動國內需求的增長。
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對機械裝備的需求將穩定增長,但需求結構將不斷調整和變化。一般性產品產能過剩的情況將更加嚴重,高精尖產品、技術現代化產品和新領域產品需求將不斷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