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低空經濟不再是特定省市的“試水”領域,而是全面擴展為全國各地爭相進入的未來產業新賽道。從國家層面的政策導向,到安徽省級出臺實施方案,宿州響應號召布局低空經濟,本章節重點分析低空經濟的起步與發展及宿州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基礎。
一、低空經濟的起步與發展
(一)低空經濟政策支持
2021年以來,我國低空經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國家連續四年出臺相關政策推動低空經濟發展,各地也紛紛將發展低空經濟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1]。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2年,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路線圖V1.0》。2023年,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布《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標志著我國無人機產業進入有法可依的規范化發展階段。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指出,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征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新模式基本建立,通用航空裝備將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二)安徽省率先布局低空經濟
近年來,低空經濟在安徽省也進入了快速布局階段。2023年10月,蕪湖市人民政府發布《蕪湖市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2023年11月,合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合肥市低空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2024年4月8日,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制定實施《安徽省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實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對全省發展低空經濟提出明確目標。2024年11月,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六座城市經中央空管委批準,成為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首批試點城市。
(三)宿州在新賽道尋找自身定位
宿州是安徽十六市之一,位于皖北地區,接壤江蘇、山東、河南三省,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安徽省納入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合肥、蕪湖率先找到發展定位,布局城市低空產業鏈,宿州也在盡快找準自身在省域范圍內的低空經濟產業鏈定位,以低空經濟推動宿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12月,宿州市人民政府與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團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謀劃構建“先進制造+應用場景+數字底座+低空基建”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

二、宿州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基礎
(一)上游產業分布情況
上游——原材料及零部件,涉及在飛行器制造環節非常關鍵的原材料,如鋼材、鋁合金、碳纖維、玻璃纖維、樹脂基材、復合材料等行業,還囊括了飛行器零部件的設計與生產,如芯片、卡板、電池、電機等[2]。作為一家專注于航空復合材料零部件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位于宿州市高新區的安徽佳力奇先進復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在航空復材領域已經深耕多年。佳力奇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航空復材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其主要產品應用于飛機的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系統等關鍵部位,旨在通過輕量化設計提升航空器整體性能。這些航空復材零部件具有重量輕、強度高、耐腐蝕等優點,能夠有效提升飛行器的燃油效率和安全性。截至2024年8月23日,佳力奇擁有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63項,并且先后參與了11項國家標準的起草制訂并已發布實施。當前,低空通航領域,e-VTOL的復材用量占比達70%以上,隨著更多的e-VTOL機型取得適航認證并進入量產,有望成為復合材料重要的應用領域。民航、低空等領域為佳力奇帶來廣闊的成長空間。
(二)中游產業分布情況
中游——低空經濟核心,涉及載物技術,如無人機必須搭載的傳感器,以及為了滿足應用場景而需要搭載的攝像機、云臺等器械。核心部分的低空飛行產品制造包含以下幾種主要產品門類,如載人飛行器(直升機、e-VTOL),航至120米~300米的行業級無人機,以及航至120米以下的行業級無人機和消費級無人機。中游產業還包括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即地面系統的搭建,如起降系統、指揮系統、監控系統、遙控監測、數據處理等產業。
中游產業鏈中涉及的無人機的組裝與量產所需的核心器件,宿州市高新區相關企業幾乎可以做到覆蓋。如傳感器,安徽英特力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傳感器和主板的生產、研發上,已具備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可持續為大中小型電氣設備提供配件。如無人機所需搭載的光學攝像頭,安徽宿杭之光光電有限公司的主產產品涵蓋了攝像頭與傳感器,由該公司科研團隊最新研發的兩款軍用光學攝像頭,尤其在處理低可見度下的成像上有新的突破。宿州市高新區基本可實現從0到1生產無人機的能力,但由于企業以經營利潤優先,目前不會在未接到成規模的訂單前率先嘗試生產與組裝。
低空中游產業的核心構成還有飛行裝備的配套服務,如起降場地、低空網絡、導航監控等環節的搭建。就低空地面系統的搭建情況而言,根據《安徽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2019-2035)》,到2025年,宿州在碭山和泗縣應完成兩個A2級及以上通用機場布局規劃,到2035年,宿州四個縣區應全部搭建A2級及以上通用機場,宿州市區內建成兼顧通航服務的運輸機場。根據2024年12月宿州市人民政府與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團的最新合作協議,碭山、泗縣機場取證運營后,將由安徽省通航控股集團控股運營管理。
(三)下游產業分布情況
下游——產業融合。下游作為低空經濟尋找廣泛運用場景的產業領域,涉及無人機在物流、農業、旅游、消防和應急等領域的應用,以推動低空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全國各地基于其經濟結構和現實基礎著力探索低空+旅游、低空+農業、低空+物流等新興經濟增長點。在傳統行業,低空經濟做到了賦能與創新。
在產業融合方面,安徽九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宿州市高新區唯一一家從事“低空+農業”相關技術服務的企業,但該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并不樂觀。在宿州,無人機業務來源多是固定的政府合作項目,主要開展無人機農業植保業務,無人機電力巡檢等廣泛商業活動多在浙江、江蘇等地區展開。(作者: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