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空域為依托,以通用航空產業為主導,涉及低空飛行、航空旅游、支線客運、通航服務、科研教育等眾多行業的經濟概念,是輻射帶動效應強、產業鏈較長的綜合經濟形態。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低空經濟就是“向空間要效益”。低空經濟+物流是目前商業應用最廣泛的場景。隨著“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無人機在城市物流應用場景中逐漸展現出較大的潛力。相比傳統物流配送方式,無人化具備方便高效、節約人力成本、減少安全隱患等優勢,配送效率更是大幅提升。因此,受到快遞、電商等企業的關注。

一、低空經濟在物流產業中的發展現狀
交通是物流產業發展的生命線,不管是交通工具的升級迭代,還是水陸空交通路線的實現,每一次交通物流的突破,都能為物流產業發展帶來顛覆性的革新與推動。今時今日,無論是全球范圍內的航空和遠洋航線,還是城市的立體交通體系,物流系統都日趨完善。然而,基于城市地面空間錯綜復雜、越來越擁堵的交通情況,在城市范圍內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始終難以突破,多靠人力實現。而無人機的出現,可以無視城市地面的復雜情況,無需“修路建橋”搭建運輸網絡,只需利用“低空”場景,就可實現物流新突破。由此可預見,“城市低空”是一片廣闊的市場藍海,發展“低空經濟”更是迎來全新的重大機遇。眾多上市企業也紛紛看好這片領域,布局參與。其中,京東獲首個國家級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順豐獲國內首張無人機運營證,餓了么獲中國首條外賣無人機航線。放眼國外,早在2013年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就對無人機送貨的前景十分看好,亞馬遜以及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同樣已經開啟了無人機物流配送業務。
國內低空物流配送業務發展十分迅速,在2012年順豐就提出無人機配物流配送的構想,2015年開始組建自主研發團隊。旗下品牌豐翼科技已在深圳常態化運營部分路線,重點聚焦快遞件及包括疫苗、血清等醫療物資,實現中轉場和單元區域之間、醫院與檢測中心直飛。除此之外,美團的低空物流配送業務也發展迅猛,從2017年美團啟動無人機配送服務的探索,2023年2月,美團無人機團隊宣布其城市低空物流解決方案通過中國民航局審定,并獲得了相應的許可證,可以在深圳人口密集區120米以下空域中,用無人機完成物流配送工作。
先進制造是物流產業中低空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國內以大疆創新、道通航空、高巨創新、縱橫股份、極飛科技等為代表的無人機制造企業,億航智能、峰飛航空、時的科技、沃蘭特、御風未來、沃飛長空、小鵬匯天等為代表的eVTOL、飛行汽車生產制造廠商爭相布局低空經濟。我國的無人機產業具有全球領先優勢。據有關機構研究顯示,2020年全球民用無人機產業規模為94億美元,其中,中國為75.8億美元,占全球80%的份額,遙遙領先于第二、三位的美國與歐洲。大疆無人機在全球無人機產業規模中占比超過40%,位居世界第一,約合260億元人民幣。據民航局統計,我國無人機運營企業近1.27萬家,實名登記無人機83.2萬架,民航局無人機空管信息服務系統2021年累計接收到無人機實時飛行約3.86億架次,飛行約1668.9萬小時。擁有良好的低空制造業基礎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中國低空經濟在物流產業中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二、低空經濟推動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低空基礎設施不完善
低空基礎設施是各類低空物流活動的必備載體,低空物流活動需要構建完善的空中交通網,與已經建設完善的地面交通網絡不同,低空物流活動的交通線路屬于一片空白,沒有一個統一的低空管理部門負責協調各家低空物流航線的規劃問題,這導致各家低空物流企業沒有完善的飛行航線規劃,嚴重降低了物流配送效率。除此之外,低空航空器的起落平臺、充電站等必備基礎設施較為缺乏,進一步制約了低空物流活動的商業化進程。
2.2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低空物流企業需滿足兩方面資質許可:在運營許可層面,需得到民航局的物流無人機運營許可資質;在低空空域內,需得到軍方對航線和空域的批準。其次,在無人機設計、研發和生產中,逐步成熟的適航法規做出了完善的規定和要求,進一步拉高了行業門檻。對于那些技術、產業和商業化都還在早期探索的公司,難以滿足資質的高要求。這些問題制約了低空經濟在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
2.3 高新技術支撐力度不足
我國在低空航空器核心零部件的制造上嚴重依賴進口,很難做到自主可控。此外,低空經濟涉及的場景多為人口密集的城市上空,進而對物流無人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極為嚴格。消費級和安防巡檢等應用型無人機的技術難以滿足,物流無人機需要長周期的技術投入,才能滿足大規模、自動化、超視距和復雜環境下的飛行要求,安全可靠性要接近通航飛機的水平。同時,無人機運營體系對技術有全方位的要求,包括無人機本體、地面配套設備、運控系統等,企業需要擁有全閉環研發鏈條和模塊化能力。
2.4 相關法律體系缺失
低空經濟對物流產業來說是一個相對新的業務模式,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無相應標準可依據,進而導致行業粗放式發展。包括像無人機存在的飛行安全問題,如出現飛行故障、飛行區域沖突、遭遇攻擊等。低空經濟方面相關法律體系缺失給物流產業很多低空物流業務發展帶來很多不可預測的法律風險。低空經濟具有創新變化快的特點,這也導致與之配套的立法比較困難,所以給物流產業的低空物流業務發展帶來很多未知的風險。
三、低空經濟助推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策略
3.1 加快低空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
為進一步推動低空物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規劃和建設一批高水平的起降平臺、換電站、充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同時,運用數字化的管理系統賦能低空物流活動,實現設備互聯、信息暢通的低空物流網絡,也可叫低空數字化服務系統,主要針對低空飛行器在日常飛行全過程的協調管理,在實踐中不斷迭代、持續改進。就是大力發展為低空飛行和空域安全提供保障服務的相關產業。
3.2 加強低空經濟在物流產業上的應用場景創新
低空經濟的本質,是以一張空中即時運輸和保障網絡為基礎,實現高效靈活且高性價比的覆蓋、實現大規模經濟性運營。因此,對物流無人機的要求不僅僅是安全可靠飛行,還要有模塊化技術、靈活適配各種場景,還得實現高經濟性。如果公司本身有規模化場景打底應用,將帶來極大的先發優勢。比如美團無人機在美團外賣場景滲透,目前已發布到第四代無人機產品,能夠實現城市低空配送;豐翼科技脫胎于順豐物流體系,順豐為公司提供了極其豐厚的測試場景和明確的應用市場,笑到最后的物流無人機企業大概率是由場景巨頭孵化而出的。低空空域蘊藏著極大的發展潛力與想象空間,擁有比地面交通方式更為廣闊、多元的產業與應用前景。
3.3 完善低空經濟在物流產業的行業規范
政府部門要鼓勵行業協會、低空領域龍頭企業、低空經濟專家積極參與低空經濟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加強軍地民協同,共建低空生態圈。充分發揮低空經濟先行優勢,在制定低空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相關規范等國際標準方面搶占先機,不斷提升我國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此外低空經濟是新業態,在實踐活動中往往無相應法律法規可依,容易導致行業亂象,需要盡快在結合實踐活動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3.4 加快培育和引進相關產業人才
(1)充分吸引各類航校畢業生、空軍退役飛行員在通航行業就業,整合飛行人力資源,建立飛行人才庫。鼓勵低空領域龍頭企業加強與中國民航大學等專業高校在教學研究、人才培養、專業培訓等方面加強協同,培養更多的低空領域專業人才;
(2)鼓勵物流行業加強內部培訓和人才引進,提高員工的素質和能力,滿足低空經濟產業的發展需求。
3.5 加快產業“卡脖子”技術的攻關力度
(1)充分發揮國內無人機產業集群優勢,鼓勵無人機生產制造企業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無人機產品的國產化率,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并從政策支持、人才引進、財政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鼓勵本土企業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高校合作,共同開展關鍵技術研究,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鼓勵無人機、eVTOL等各類飛行器生產制造企業在現有產能基礎上對產品進行電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強降噪技術研發,重視環境保護,對城市空中交通發展中的優秀eVTOL、無人機產品給予適當支持。低空經濟在物流產業發展的根本支撐是科技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的不斷突破,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有機結合,將進一步拓展低空經濟在物流產業發展的市場空間,有力推動物流產業實現持續高質量發展。
四、結束語
大力發展低空經濟,對于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有重要意義。低空經濟可以提高物流產業交通效率和安全性,降低運輸成本和環境污染,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要推動物流產業進一步的高質量發展,還需要在市場發展、政策環境、區域協同等方面多措并舉。構建新的經濟增長點。低空經濟作為復合型產業,要堅持“應用為王、政府為主、技術為底”。要多方參與、區域協同、城城聯合,真正讓低空經濟在物流產業的應用場景遍及全國。既要重視體制和管理創新,更要重視科技創新,包括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應用場景的創新、營銷模式的轉換等,也包括數字化、信息化等手段的深度融合與應用。(作者:張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