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對內蒙古通遼市牧草產業發展的現狀、挑戰進行了詳細的講解,本章節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通遼市牧草產業發展對策:優化種植布局與品種結構,加強技術研發與推廣,拓展市場與穩定需求,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具體如下:
一、優化種植布局與品種結構
1)合理規劃種植區域。根據通遼市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科學合理地規劃牧草種植區域,以提高種植效率和效益。
例如,對于氣候較為干旱的地區,可以優先規劃種植耐旱的飼草品種,如羊草、冰草等;而在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則可以適當增加青貯玉米等需水量較大的飼草種植面積。
同時,結合畜牧業的分布情況,在養殖密集區周邊合理布局飼草種植區域,減少運輸成本,確保牲畜能夠及時獲得充足的優質飼草。
2)豐富飼草品種。加大對不同飼草品種的引進和培育力度,進一步豐富飼草品種,滿足不同牲畜的多樣化需求。
一方面,可以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引進適合通遼市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優質草種。
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本地草種的選育和改良工作,挖掘通遼市本土飼草資源的潛力。如對羊草進行品種改良,提高其產量和品質,使其更好地適應本地生態環境和畜牧業發展需求。
同時,鼓勵種植戶嘗試種植多種飼草品種,避免產業結構單一帶來的風險。

二、加強技術研發與推廣
1)投入科研力量加大對牧草種植、繁育、加工等技術的研發投入。通遼市應重視科研力量在牧草產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可以與科研機構合作,加大對牧草種植技術的研究。在加工技術方面,探索更加高效、環保的加工方式,提高牧草產品的附加值。通過加大科研投入,可以為通遼市牧草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此外,政府可以設立專項科研資金,鼓勵企業和科研人員積極參與牧草技術研發。對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激發科研創新的積極性。還可以建立科研成果轉化平臺,促進新技術、新成果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加快牧草產業的技術升級步伐。
2)積極開展牧草種植技術培訓和推廣活動,提高農牧民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可以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農村牧區,舉辦培訓班、現場指導活動等,向農牧民傳授牧草種植、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建立示范基地也是技術推廣的有效方式。
在不同地區建立牧草種植示范基地,展示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讓農牧民直觀地了解牧草產業的發展前景和效益。
還可以加強與農業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邀請專家學者為農牧民開展技術培訓和講座,提高農牧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其對新技術、新方法的接受能力和應用能力。通過技術培訓和推廣活動,可以提高農牧民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促進通遼市牧草產業的健康發展。
三、拓展市場與穩定需求
1)開拓銷售渠道。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拓展銷售渠道,提高牧草的市場占有率。通遼市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如電子商務網站、社交媒體等,開設在線店鋪銷售牧草產品,吸引更多的潛在客戶。
同時,參加各類農產品展銷會,直接向消費者和企業展示通遼市的優質牧草產品,提高產品知名度。此外,還可以加強與經銷商和批發商的合作,利用他們廣泛的銷售渠道,將通遼市的牧草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2)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與養殖企業、奶制品企業等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確保市場需求的穩定。通遼市現有霍林郭勒市額侖生態集團、開魯縣中科羊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魯縣林輝草業、扎魯特旗藍石草業等10余家重點飼草企業。這些企業可以與當地的養殖企業、奶制品企業簽訂青貯作物種植訂單,采取訂單式生產市場運作模式,統一收購、統一收貯。
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滿足養殖企業和奶制品企業對優質飼草的需求,又可以確保牧草種植戶的產品有穩定的銷售渠道。
四、強化生態環境保護
1)推廣可持續種植模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通遼市在牧草產業發展中要積極推廣可持續種植模式,以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的平衡。要注重推廣生態友好型的種植技術,如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該技術在提高青貯玉米產量的同時,能夠精準控制水肥用量,減少水資源浪費和化肥對土壤的污染。
通過這些可持續種植模式的推廣,通遼市在發展牧草產業的同時,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2)加強對草原生態修復治理和保護。要加強森林草原資源保護力度,在全市開展亂砍濫伐、非法開墾草原專項整治行動,市政府要組成督查組對各旗縣市區工作進行專項督查,并督促各地進一步整改落實。
要加強無立木林地恢復造林工作,規范征占用林地草原管理,對違法征用草原、林地案件進行摸底排查,進一步向深向實推動整改工作。
要在加強林木撫育管理、還林還草后期管護上下功夫,確保成活率、保存率。利用7—8月份降雨集中時機做好封山育林、補植補造工作,完成雨季飛播造林工作。
要不斷充實基層執法隊伍,持續加大對森林草原的保護力度,嚴格落實禁墾禁牧等各項政策措施,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打擊破壞森林和草原違法犯罪行為專項行動,保持嚴打、嚴查、嚴懲的高壓態勢,鞏固好生態建設成果。
五、結語
通遼市牧草產業在農牧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其發展現狀呈現出多方面特點。整體上,通遼市擁有廣闊的草原面積和豐富的飼用植物資源,牧草產業涵蓋了從種植、繁育到銷售的多個環節,并在政策支持和技術指導下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對通遼市牧草產業的多方位剖析,可以清晰地認識到產業的整體情況,為其后續朝著可持續、高質量方向發展提供有益參考,從而助力當地畜牧產業以及地區經濟、生態等多方面協同進一步發展。(作者:田耕辰,何曙光,杜娟,哈斯呼,張淑珍,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