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后,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環境治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針政策,各地對EOD模式日益重視。具體表現在各地積極爭取申報EOD項目、地方政府施政理念更多地轉向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實行等,這也是開發性金融踐行綠色金融理念、發揮融智融資優勢,構建以規劃引領、創新支持、風險防控、正向激勵為主要載體的支持體系,持續推動各地EOD項目更高效、更合規落地。
一、規劃引領
通過規劃引領,開發性金融旨在立足職能定位、聚焦主責主業,踐行規劃先行、政策引導、市場建設、融資推動的理念,從發展方向、項目源頭上與政府部門開展合作,成為政府在生態治理、產業發展規劃制定上的智囊團。
開發性金融要加強與各級政府部門溝通對接,梳理各地在生態環保、產業發展方面的需求,因地制宜、化零為整,將地方開展需求迫切、項目關聯度較高、產業投向符合開發性金融方向的內容,予以充分結合,制定專項規劃;以銀政合作為起點,源頭策劃、協調難點、突破重點、總結經驗,充分參與各地政府治理環境、發展產業的全過程。開發性金融尤其要充分發揮“開發性”的引領作用,在生態治理這塊不易獲得社會資本青睞的領域,開辟新的增長點,引領更多的金融資源投入其中。
二、創新支持
創新支持,是開發性金融支持地方發展的最大著力點。通過創新支持,開發性金融助力各地政府最大化發揮組織協調優勢、最大化利用當地天然稟賦、最大化整合當地金融資源,培育一個合格且有發展潛力的實施主體,構建可預測的充盈的現金流,為當地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項目策劃
即基于項目實際,通過創新策劃,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EOD模式經驗。
一是完善EOD模式下各子項目的搭配。充分梳理當地在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方面的需求,并在專項發展規劃下有機結合起來,講通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的邏輯,避免成為“兩張皮”。如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農旅產業相結合、主要水系及岸邊環境綜合治理與沿岸工商產業的發展相結合等,核心在于突出生態治理為基礎、產業發展作反哺。
二是進一步強化產業收益。生態治理投入高且收益少,必然需要依靠產業發展來彌補,強化產業收益對EOD項目的成功落地至關重要。在項目策劃中,要在符合實際的基礎上盡可能增加收益點,如停車位、充電樁、分布式光伏等內容,充分挖掘產業發展的整體經營性現金流,并充分梳理項目業主的其他經營性資產,以項目外的經營性凈收益,來為本項目還款現金流進行補充,測算其綜合償債能力。
2、支持形式
即在銀行貸款之外,進一步探討其他支持形式,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實行綜合金融服務。開發性金融發揮母子公司協同優勢,如國家開發銀行協同子公司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基金公司等,以債券發行、資產證券化、關基金設立、股權融資等形式,綜合運用票據、保理、信用證等中間業務產品,為EOD項目提供多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流程金融服務。
二是強化同業合作。EOD項目建設內容多、投資規模大,金融機構受限于審批權限、貸款規模、貸款投向等,往往難以一家獨吃,這就為同業合作創造了條件。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各有各自的投向和優勢,幾家金融機構組成銀團聯合體,發揮各自優勢分別支持部分建設內容,銀團成員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共同支持項目落地,發揮規模經濟優勢,達到“1+1>2”的效果。
三、風險防控
建立有效的風險防控機制,對金融機構支持EOD項目依法合規實施具有重要作用,需關注的風險包括但不限于主體信譽風險、技術風險、建成風險、運營風險、社會輿情風險等。
首先,需嚴格篩選EOD項目。重點關注EOD項目建設內容的可行性、關聯性,明確二者之間的可融合性、可反哺性,最大程度避開單純套用概念的“假EOD”項目。
其次,需明確項目實施流程的合規性。特別對于包含垃圾、污水等明確要求走特許經營流程建設內容的,要關注其是否編制特許經營實施方案、是否通過公開方式確定主體、采用的投融資模式是否有制度性規范等。項目實施流程如若存在不合規,后續的整改將會為項目建設的推進、金融機構的貸后監管造成較大麻煩。
再次,需深入分析借款主體。按照市場化模式,研究分析借款主體在EOD項目上的建設、運營資質,研究借款主體的經營性資產運營情況及股東的支持力度,通過外部信用系統查詢其市場信譽和輿情信息等,確保借款主體能夠合法承接EOD項目、償還相關債務。
最后,鑒于EOD項目的實施主體大多是地方國有企業,開發性金融在支持EOD項目中,一定要做實項目還款資金的來源,嚴格遵守財政部的相關要求,確保EOD項目的建設不違規、不會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四、正向激勵
建立內外部良好的正向激勵機制,對開發性金融支持EOD項目將形成良好的助力。EOD模式的初心在于生態治理,與綠色金融的核心機制一脈相承。從內部說,開發性金融機構可嘗試將EOD項目庫的項目納入綠色金融考核,并適用于綠色信貸相關管理制度,享受開發性金融支持綠色金融的相關優惠;從外部說,開發性金融機構可會同政府部門,共同制定和完綠色金融考核評價體系,確立風險分擔與補償機制,借鑒利用綠色信貸風險補償辦法,提高實施主體通過參與EOD項目支持生態治理的積極性。
五、結束語
實踐證明,在推進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中,開發性金融大有可為、大有作為。開發性金融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綠色發展要求,充分發揮開發性金融引領各類金融資源、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理順EOD模式相關機制,解決EOD項目在融資中的各種瓶頸問題,為各地的生態治理和產業發展提供融資、融智支持,推動開發性金融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關系邁上新臺階。(作者:陳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