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作為我國自主研發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其應用已廣泛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多個領域,推動著北斗產業蓬勃發展。北斗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對于提升北斗系統服務能力、拓展產業應用范圍、促進產業集聚具有關鍵作用。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作為助力重大項目建設的有力政策工具,為北斗產業基礎設施項目提供了重要的資金保障。中機院爭資立項小組旨在全方位梳理北斗產業基礎設施項目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的各項要點,涵蓋主管部門職責、政策細則、支持范疇、申報要求、審核重點、申報窗口及所需資料等內容,并通過實際成功案例剖析,為項目申報主體提供清晰、實用的申報指引,助力北斗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邁向新臺階。
一、主管部門
在北斗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申報進程中,涉及多個關鍵主管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項目前期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負責對項目是否契合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符合相關規劃布局進行嚴格審核,把控項目的立項審批、核準或備案環節,確保項目從源頭上具備合規性與可行性。
財政部則著重聚焦于專項債資金的整體預算管理、額度精準分配以及使用過程中的嚴格監管。其通過制定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保障專項債資金專款專用,安全、高效地投入到北斗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中。
在地方層面,各級發展改革部門承擔著項目初審的重任,對本地區申報的北斗產業項目進行細致梳理與評估,確保項目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緊密結合,符合地方產業發展導向,并將初審通過的優質項目及時向上級部門報送。地方財政部門則積極與上級財政部門溝通協調,全力爭取專項債額度,同時對項目資金的日常使用進行嚴密監督,防止資金濫用,保障資金使用的規范性與透明度。
此外,北斗產業相關的行業主管部門,如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等,會憑借專業知識與行業經驗,從技術標準、應用需求等專業角度對項目進行深入評估,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專業支撐與指導。

二、政策內容
2024年12月25日出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對專項債政策進行了一系列優化調整。在投向領域方面,創新性地實行 “負面清單” 管理模式,將完全無收益的項目、樓堂館所、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除保障性住房及土地儲備以外的房地產開發、主題公園以及仿古城(鎮、村、街)等商業設施和一般競爭性產業項目明確列入其中。這一舉措意味著,只要項目未被納入 “負面清單”,均有機會申請專項債券資金,為北斗產業基礎設施項目打開了廣闊的申報空間。
在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方面,采取 “正面清單” 管理。北斗等新興產業基礎設施成功被納入其中,并且以省份為單位,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規模上限從原本該省份用于項目建設專項債券規模的 25% 大幅提升至 30%。這一政策調整極大地緩解了北斗產業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壓力,顯著增強了項目的融資能力與建設動力。
三、支持范圍
(一)北斗衛星導航地面增強系統建設項目
此類項目致力于提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與可靠性。通過建設一系列地面基準站、數據處理中心以及通信鏈路等設施,實現對北斗衛星信號的實時監測與精準校正。例如,在交通流量密集的城市區域、大型港口以及物流樞紐等地建設地面增強系統,能夠為自動駕駛車輛、智能港口作業設備以及物流運輸車輛提供厘米級甚至毫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有力推動北斗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深度應用。
(二)北斗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主要涵蓋產業園區內的道路、供水、供電、供氣、通信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完善的園區道路網絡便于企業運輸設備與產品,保障物流暢通;穩定的供水、供電、供氣系統為企業正常生產運營提供堅實基礎;高速、穩定的通信網絡則滿足了北斗產業相關企業對大數據傳輸、實時通信等方面的高要求。此外,園區內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如建設 5G 基站、搭建智慧園區管理平臺等,能夠提升園區的智能化管理水平,促進北斗產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三)北斗應用示范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各類北斗應用示范項目,如在農業領域的精準農業示范項目、林業領域的森林資源監測示范項目、漁業領域的漁船定位與監管示范項目等,配套建設相關基礎設施。在精準農業示范項目中,建設農田傳感器網絡、農業數據傳輸基站等基礎設施,能夠實現對土壤墑情、氣象環境、農作物生長狀況等信息的實時采集,并通過北斗衛星通信系統將數據傳輸至農業生產管理平臺,為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精準病蟲害防治等提供數據支持,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
四、申報條件
(一)項目合規性
項目必須嚴格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產業政策以及地方發展規劃。在北斗產業領域,項目要符合國家關于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戰略與布局,滿足相關技術標準與規范。例如,北斗衛星導航地面增強系統建設項目需遵循國家制定的北斗系統相關技術標準,從設備選型、系統架構設計到工程施工,都要確保與國家北斗產業發展方向一致。同時,項目要依法依規完成相關部門的審批、核準或備案手續,取得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批復等一系列完備的前期手續,確保項目建設合法合規。
(二)項目收益性
專項債對項目收益性有著明確要求,項目需具備一定收益,以實現融資收益平衡。對于北斗產業基礎設施項目,可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收益。以北斗產業園區為例,園區建成后可通過出租標準化廠房、辦公場地獲取租金收益;向入駐企業提供物業管理、信息服務等增值服務獲取服務費用收益;隨著園區產業集聚效應顯現,企業稅收貢獻增加,地方政府可通過稅收分成獲得收益。在項目策劃階段,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對項目收益進行精準測算,制定詳細、可行的收益計劃與資金平衡方案,明確各項收益來源、收益實現時間節點以及償債資金安排,確保項目收益能夠足額覆蓋專項債本息。
(三)項目成熟度
項目前期準備工作需扎實充分,切實具備開工建設條件。這要求項目完成詳細的勘察、設計工作,設計方案經過專家嚴謹論證并得到相關部門認可。項目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已通過規范的招標程序確定,施工場地已完成 “三通一平” 等基礎準備工作。此外,項目資金來源要清晰明確,除專項債資金外,其他配套資金,如企業自籌資金、銀行貸款等要落實到位,保障項目在建設過程中資金鏈穩定,能夠順利推進。
五、審核要點
(一)項目可行性
審核部門會重點從技術、經濟、運營等多個維度對項目可行性進行深入審查。在技術可行性方面,對于北斗衛星導航地面增強系統建設項目,其采用的信號監測技術、數據處理算法是否先進可靠,能否有效提升北斗系統定位精度,滿足不同行業應用需求;北斗產業園區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所選用的通信技術、智能管理系統是否具備先進性與穩定性,能否實現園區高效管理。經濟可行性審核主要聚焦項目成本效益分析,包括項目建設成本、運營成本以及預期收益是否合理,項目內部收益率、凈現值等關鍵經濟指標是否達到行業基準水平。運營可行性方面,關注項目建成后的運營管理模式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擁有專業、高效的運營管理團隊,以保障項目長期穩定運行,持續發揮效益。
(二)收益平衡方案
收益平衡方案是審核的核心要點之一。方案中需清晰界定項目各項收益來源,并提供充分、合理的預測依據,收益預測要基于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以及詳實的行業數據。以北斗應用示范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例,在預測項目收益時,要綜合考慮示范項目所在行業的發展趨勢、市場需求規模、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同時,要精心制定合理的償債計劃,確保項目收益能夠按時、足額償還專項債本息。此外,還要全面分析可能影響項目收益的各類風險因素,如市場需求波動、技術更新換代、政策調整等,并針對性地制定風險應對措施,保障項目收益穩定實現。
(三)資金使用計劃
資金使用計劃要詳細、合理,明確專項債資金的具體用途與支出進度安排。資金使用要與項目建設進度緊密匹配,杜絕資金閑置或挪用現象。例如,在北斗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要依據工程建設的不同階段,如基礎工程施工、主體建筑建設、設備安裝調試等,合理規劃專項債資金的支出節點與金額,確保資金及時、精準投入到項目建設關鍵環節。同時,要建立健全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加強對資金使用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保障資金安全、規范、高效使用。
六、申報窗口及資料清單
(一)申報窗口
各地專項債券項目經省級政府嚴格審核批準后,依托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兩部門信息系統常態化報送。對于 “自審自發” 試點地區,包括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等省份以及河北雄安新區,滾動組織篩選形成本地區項目清單,報經省級政府審核批準后,無需再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核,可即刻組織發行專項債券,項目清單同步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備案。對于非試點地區,建立 “常態化申報、按季度審核” 機制,每年 10 月底前需完成下一年度項目的集中報送,并在次年 2 月底、5 月底、8 月底前分別完成該年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年項目的補充報送。兩部門全年向各地開放信息系統,每年 3 月、6 月、9 月、11 月上旬定時采集地方報送數據,并于當月內下發審核結果。
(二)資料清單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全面、深入闡述項目建設背景、必要性、建設內容、技術方案、投資估算、經濟效益分析等核心內容,是項目申報的關鍵資料,為審核部門了解項目全貌提供重要依據。
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文件:作為項目前期手續完備的有力證明,如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文件、項目備案證明等,體現項目的合法性與合規性。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批復文件:通過對項目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科學評估,并附上相關部門的批復,確保項目建設符合環保要求,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
項目收益與融資平衡方案:詳細明確項目收益來源、收益預測方法、償債計劃等關鍵內容,直觀展示項目的融資收益平衡能力,是審核部門關注的重點資料之一。
資金使用計劃:清晰說明專項債資金的具體用途、支出進度安排等,確保資金使用合理、透明,與項目建設進度緊密契合。
項目單位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明等資質文件:用于證明項目申報主體的合法經營資格與法人身份,保障項目申報主體的合規性。
其他相關資料:如項目規劃設計圖紙、施工單位及監理單位資質證明等,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按需提供,為項目申報提供更全面的支撐材料。
七、成功案例分析
(一)A 市北斗衛星導航地面增強系統項目
A 市作為區域交通樞紐,對高精度定位服務需求迫切。為提升交通智能化水平,A 市啟動北斗衛星導航地面增強系統項目。項目總投資 3 億元,其中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 2 億元。在申報過程中,項目單位嚴格依照申報要求,扎實完善項目前期手續。編制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對項目建設規模、技術方案、服務覆蓋范圍等進行了細致規劃與深入分析。在收益平衡方案中,充分考量了向交通運輸企業、物流配送公司等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務的收費收益,以及與政府相關部門合作獲取的服務補貼收益,并進行了合理預測。同時,明確了專項債資金用于基準站建設、數據處理中心設備購置與安裝等關鍵環節的使用計劃。最終,該項目憑借完善的申報資料與合理的收益平衡方案,成功獲得專項債資金支持。項目建成后,顯著提升了A市交通領域的定位精度與運行效率,有力推動了智能交通產業發展。
(二)B 市北斗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項目
B 市為培育壯大北斗產業,規劃建設北斗產業園區,并開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 5 億元,申請專項債資金 3 億元。項目申報主體在申報前,對園區產業定位與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入調研與科學規劃。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詳細闡述了園區內道路、供水、供電、信息化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方案,以及園區未來產業集聚帶來的經濟效益。收益平衡方案中,預計通過園區土地出讓收益、企業入駐后的租金收益以及產業發展帶動的稅收增長收益來實現項目收益。通過精心準備申報資料,該項目順利通過審核,獲得專項債資金支持。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已基本建成,吸引了多家北斗產業上下游企業入駐,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為 B 市北斗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C 市北斗農業應用示范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C 市作為農業大市,積極推動北斗在農業領域的應用。C市申報的北斗農業應用示范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旨在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水平。項目總投資 1.5 億元,申請專項債資金 1 億元。在申報資料準備過程中,項目單位結合 C 市農業生產實際情況,詳細規劃了農田傳感器網絡、農業數據傳輸基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方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對項目實施后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產品產量等方面的經濟效益進行了全面分析。收益平衡方案中,考慮了通過向參與示范項目的農戶收取一定服務費用,以及政府對農業現代化項目的補貼來實現收益。該項目憑借突出的示范效應與合理的收益規劃,成功獲得專項債資金支持。項目實施后,有效提升了 C 市農業生產的精準化、智能化水平,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