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今年以來,該廳對民爆生產、銷售企業進行了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生產企業三級以上達標率達到100%,有效提升了企業安全生產現場管理、操作行為、設備設施和作業環境規范化水平。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源頭預防,做到關口前移,指導工業行業不斷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狠抓民爆行業安全生產監管,通過一系列有效措施傳導責任、狠抓落實,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為加強工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嚴查嚴防把安全風險化解在源頭,在全區工業領域實施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行動,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落實好國家“15條”、自治區“20條”安全生產硬措施,有計劃地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安全風險大排查、安全隱患大化解,提高隱患整改風險化解的質量,下功夫把工業領域安全生產的底數摸清、隱患查清、問題出清,有效遏制一般事故、堅決防范重大事故。全面開展化工園區(集中區)風險降級,實施風險降級項目13個,10個化工園區風險等級全部降至C級。并聯合相關部門設置2億元專項資金,支持化工園區“十有兩禁”整治提升,提高化工園區的本質安全水平,受到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通報表揚。
“堅持每月進行一次全面排查,每季度進行一次重點抽查,每半年進行一次專題督查,每年進行一次綜合檢查‘四個一’督導檢查機制,筑牢防范化解安全風險的防線。”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