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草方格鎖住沙丘,一群群牛羊進了棚圈,一片片綠色草木持續擴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積極推進綠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將造林綠化的重點放在國道、省道沿線和村莊水系周邊,著力打造“綠色通道”和綠色水系并取得實效;先后實施了重點區域生態公益林建設工程、拉薩及周邊地區造林綠化工程、退耕還林荒山荒地造林工程、高原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等,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
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園林城市
“拉薩市造林綠化模式體現在建設水土保持林、水源涵養林、生態風景林、生態植物園等方面,并在全區實現了海拔3900米以上山體人工造林零的突破。”拉薩市林業局造林科負責人告訴記者,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共投資6.598億元,完成造林30.25萬畝,完成封山育林23.53萬畝。南山造林工程已取得明顯成效,造林綠化總面積約為3323畝,累計完成投資3.5億元,栽植各類苗木75萬余株,喬、灌、草共72個品種,成活率達75%以上。據統計,截至目前,拉薩市擁有林地面積970.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9.49%。
為有力保護綠水青山,拉薩市始終堅持“保護優先、綜合治理”原則,制定實施了《拉薩市城市綠化條例》,并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著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的園林城市。“目前,拉薩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7.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7平方米。”拉薩市林業局中心苗圃工作人員介紹,拉薩市于2013年9月成功通過國家住建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驗收,完成了創建目標。
為改善園林綠化樹種苗木品種單一的局面,拉薩市成功培育出紅葉楊、櫻花、七葉樹、水杉等4個品種用于城市景觀綠化,極大地豐富了城市景觀綠化植物品種,提高了城市綠化的觀賞性。同時,對建成區域內公園、游園、街旁綠地、苗圃、道路綠化進行了梳理并劃轉給城關區,真正實現了“建”“管”“養”分離,城市園林管理職責更加明確、清晰。
扎實推進護林管理
黨的十八大以來,拉薩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方針,以防治青楊天牛、春尺蠖為主要目標,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建立健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機制,強化防治檢疫工作,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大力加強檢疫工作力度,努力推進生物防治進程,不斷提高突發林業有害生物災害事件應對能力和綜合防治水平,并實行藥劑藥械出入庫登記制度,對藥劑實行分類、分區儲藏,完善了市、縣、鄉三級林業有害生物監測測報網絡體系,全面完成各項防治目標任務。2016年,拉薩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率達92.5%,測報準確率達85%,林木種苗產地檢疫率達90%。
此外,為實現森林防火常態化和規范化,拉薩市制訂了《拉薩市森林防火實施方案》等,在重點區域開展森林防火工作安全隱患排查、檢查和督導工作。同時,協同拉薩武警森林大隊,為各縣(區)林業局工作人員講授防火、滅火知識,共培訓專員護林員3423名。
改善生態與發展民生共贏
拉薩市在實施城市綠化工作的同時,還兼顧群眾的經濟利益和當地的產業結構調整,通過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促進當地群眾增收,從而使林業工作有動力、可持續。
2016年度林業系統生態保護總崗位14986個,每個崗位年補助資金0.3萬元,資金已全部兌現完成。2017年,最終確定落實林業生態保護崗位13014個。同時,拉薩市還積極發展種植經濟林木,截至目前,種植經濟林木及花卉53823.31畝,并形成了各縣(區)功能突顯、布局合理的林業特色產業發展架構,基本實現“一縣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