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13年全市發展和改革工作部署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市今年將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千方百計穩增長,重點突破促轉型,實實在在惠民生,努力開創國際化大都市建設的新局面。
“今年,我市發展改革工作要把保增長作為主基調,把破解重點、難點問題作為突破口,更加有效地發揮宏觀調控、組織協調、督辦落實的作用。”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岳華峰在會上說。
培育消費
商圈經濟將成擴內需重要途徑
據了解,我市將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舉措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引導農民積極參與第三產業,直接快速增加農民勞務收入,同時認真落實結構性稅費減免政策,嚴格執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岳華峰表示,要按照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并重,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并舉的思路,進一步發展壯大服務業。
對此,我市將加快商圈建設,推進小寨、東大街等商圈改造提升,引導曲江、浐灞、張家堡等城市新區的商業街區建設,使商圈經濟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途徑;利用國家有關消費政策,推廣節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節水產品、家庭自給式太陽能產品等節能產品消費。不僅如此,我市還將加快培育休閑健身、文化娛樂等新熱點,扶持引導網絡購物、手機購物等新興消費模式,鼓勵社會資本興辦養老、康復等服務機構,加快培育一批拉動力強的消費新增長點。
梯度發展
最大限度激活城鎮化內在潛力
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市將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發揮擴大內需改善民生的綜合效應,盡快編制、完善城鎮發展規劃,研究制定支持副中心城市、城市組團和重點鎮建設的配套政策和具體措施,以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產業支撐、提升公共服務、優化保障體系、改進戶籍制度為重點,優先改善城鎮教育、衛生、養老及水、電、氣條件,同時加快區縣工業發展,科學規劃都市休閑農業,帶動周邊區縣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
“加快發展、做大總量的關鍵是要抓產業、抓園區、抓項目……”岳華峰說,要把“強產業、穩增長”作為加快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大項目支撐、園區化承載、產業鏈構建的思路。
為此,我市將促進區縣梯度發展——碑林、蓮湖、新城3個核心城區主要發展旅游、文化和新型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實現轉型發展;雁塔、未央、灞橋、長安4個中心城區全面提升區域綜合經濟實力,實現率先發展;閻良、臨潼、戶縣3個副中心城市和高陵縣實現總量增速雙提升,實現跨越發展;周至縣、藍田縣著力打造西安綠色屏障和全國生態文明縣,實現生態發展,從而最大限度激活城鎮化的內在潛力,激發縣域經濟的內生動力。
美麗宜居
環山路兩側將建140公里非機動車“綠道”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我市將堅持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環境保護各項工作的開展。記者了解到,我市將扎實推進秦嶺北麓生態保護,按照建設國際一流休閑旅游生態度假區標準,著重抓好終南山國家地質公園、樓觀臺道文化展區等項目建設,分批次抓好48個峪口保護整治工作,啟動石砭峪綜合治理示范點等5個示范項目建設。
同時,我市將著力加強主城區與環山路的快速連接,沿環山路兩側建設總長約140公里的非機動車“綠道”,打造城市交通慢行系統,逐步將秦嶺北麓打造成國家級黃金旅游觀光帶;全面促進節能減排,積極推進循環經濟重點工程建設,創建美麗宜居都市。
幸福西安
創建覆蓋全體居民社區居家養老體系
今年,我市將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市民更加充分地享受發展成果。堅持把新增財力80%以上用于民生領域,深入實施重大民生工程,重點做好緩堵保暢、放心食品、教育均衡發展、關愛老年人生活、豐富群眾文體活動等惠民實事,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不僅如此,我市還將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進農民工、城鎮居民等群體參加城鎮職工或城鎮居民社會保險,做好大病保險試點,加強社區居家養老專業人員隊伍建設,創建多元化、覆蓋全體居民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同時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強化基層單位的社會管理職能,用更加有效的體制機制和措施,實現社會管理和服務精細化、人性化、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