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全市三級干部大會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在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上爭當示范。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華山一條路”,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和現代化建設的核心位置, 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是核心。近年來,鶴壁市聚焦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以創新驅動引領轉型升級,從最短處著眼、最關鍵處突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在創新載體、創新主體、創新平臺、創新資源等創新關鍵要素上發力,鶴壁科創新城成勢見效,省科學院鶴壁分院、省社科院鶴壁分院正式運營,省級以上創新平臺達到16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2家,“科創中國”試點建設綜合排名保持全國第一方陣,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創新驅動示范市通過一系列組合拳,我市創新生態、產業生態構建走在了全省前列,也為我們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累了優勢、奠定了勝勢。
察勢者明,趨勢者智。當前,我市高質量發展已進入全面提質的關鍵階段, 迫切需要大力發展先進生產力促進產業全面提質升級。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科技創新這篇大文章,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科技創新推動質量變革、動力變革、效率變革,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推動質量變革。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要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總抓手,把創新平臺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載體和加速器,加快鶴壁科創新城、淇河實驗室、墨子實驗室鶴壁基地和公共研發平臺的建設步伐,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重點攻克一批“卡脖子” 技術和行業領先技術,全面提升發展質效。
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動力變革。新質生產力的培育需要與產業發展緊密結合,持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 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要在做大做強“四優三新”主導產業的基礎上, 全面提升信創、商業航天、數字經濟等產業發展能級,謀劃提升生物技術、低空經濟、量子科技等新的產業,加快推進華為物聯感知體系、航天樞紐港、中鋁鎂基新材料全產業鏈項目,促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鶴壁實踐提供堅實支撐。
數智賦能提升產業能級,推動效率變革。數字經濟是新興技術和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要把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作為提升產業能級的關鍵,堅持以數字化轉型為主攻方向,持續開展數智賦能產業轉型行動,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新興產業“小苗成大樹”、未來產業“搶占新賽道”,更好為電子電器、現代化工及功能性新材料、現代物流等傳統產業蓄勢賦能,推動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產業能級不斷提升、產業生態加速形成,加快建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
2024年注定是向“新”而行的一年。只要我們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帶動全面創新,就一定能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彎道超車、換道領跑,占得先機、贏得主動,在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上爭當示范,推動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建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