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安市城改辦獲悉,西安市自2007年啟動棚戶區改造工作以來,經過近9年艱辛實踐,已創造出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整村(項目)拆除、安置先行、有形與無形改造并重”的西安模式,走在了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206個城中村和66個棚戶區改造項目拆除工作,完成137個城中村和33個棚戶區、涉及46.59萬人的回遷安置工作。全市城中村房屋征收及安置房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約1051.3億元,加上配套開發累計完成投資約2024.06億元;全市國有土地上棚戶區改造累計完成投資約213.69億元。與此同時,《西安市棚戶區改造工作“十三五”發展規劃》已出爐。
“十二五”成就:完成26萬人的回遷安置工作
“十二五”期間,全市共完成86個城中村和33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拆除工作,完成102個城中村和24個棚戶區、涉及26萬人的回遷安置工作;房屋征收及安置房建設累計完成投資約472.97億元,配套開發累計完成投資約548.36億元。目前,已圓滿完成了改造工作“十二五”規劃。
改造后群眾普遍實現了房屋增值、收入增長。據統計,國有土地棚戶區改造后群眾財產性收入增加了2倍—6倍,城中村改造后群眾財產性收入增加了5倍—7倍;通過改造實現了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拓展了城市發展空間,為西安鐵路北客站、新行政中心、大明宮遺址等一批國家和省市重點項目提供建設用地1.93萬畝,提供儲備用地1.04萬畝,打通各類城市道路189條,新建完善醫院2個、大型公園3個、省級圖書館1個、體育館1個,幼兒園63所、小學24個、中學5個、社區60余個,完善了各類配套建設。
“十三五”目標:計劃新啟動73個改造項目
隨著國家加快棚戶區改造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特別是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的召開,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為西安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十三五”期間,西安市計劃確保新啟動73個(力爭新啟動95個)棚戶區改造項目。
其中,全市計劃新啟動43個(力爭啟動50個)集體土地上棚戶區(城中村)的房屋征收工作,涉及3.82萬戶、13.9萬人、2.53萬畝土地;計劃完成50個村的回遷安置工作,涉及約2.5萬戶、9.3萬人;計劃完成投資約280億元(包括續建和“十三五”期間新項目投資)。
計劃啟動30個(力爭啟動45個)國有土地上棚戶區的房屋征收工作,涉及居民約4.9萬戶、14.8萬人;計劃完成20個項目的回遷安置工作,涉及居民約1.38萬戶、4.75萬人;計劃完成投資約101.8億元。
同時,計劃將棚改安置住宅約20萬套以上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計劃任務,并積極開展政府購買棚改服務及貨幣化安置工作,打通棚改和消化存量房源的通道。
亮點展望:優先改造三環內提高貨幣化安置率
在將城中村改造、危舊房舊住宅區綜合改造統一納入城市棚戶區改造范圍的基礎上,西安市將優先改造三環內及規劃重點范圍棚戶區,加快進行集中連片城市棚戶區的改造工作,積極推進非成片棚戶區、國有工礦棚戶區和危舊房舊住宅區綜合改造。
“十三五”期間,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西安市將就貨幣化安置的操作程序和具體措施研究出臺相關政策辦法,力爭新項目貨幣化安置率達到50%以上,減少群眾在外過渡時間;將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管理,嚴把安置房建設質量關和進度關,積極穩妥地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確保群眾按時回遷,安居樂業。
與此同時,西安市將繼續加大民生投入,保證基礎配套完善、群眾回遷后增收有保障,真正使群眾生活方式市民化,思維方式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