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地的建設包括前期的選址、環境容量預估、規劃布局、主題設定,到功能區的確定、道路層級規劃、基于場地活動開展的給排水規劃,再到營區環境生態氛圍營造和標識與安全防火設計,都需要遵守一定的建設標準和策略。
一、營地選址
一般來講,自駕游露營地的選址是營地在開發階段的首要任務,選址既講究科學性,也要講究藝術性,往往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既關乎經營者的投資建設速度和營收回報,又關乎露營者選擇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因此,在前期準備階段有必要對營地選址進行仔細研討。通過網絡資源和現場調研等手段,尋找影響選址的各種條件和因素。可以利用“點—軸”理論中對“點”的選擇來綜合考量。要考慮到目的地的背景條件,如周邊的資源、交通的通達性和市場情況等,其次還應從考慮地理形態上進行考量,如氣候條件、地勢地貌、植被的覆蓋率、水利情況、民俗風貌和政府的支持手段等。
首先,可從區域內的獨特資源出發,如依托具有歷史人文資源或自然資源的景區。景區的選址在一定程度上與露營地的選址有相似之處,整體環境一般舒適,且存在一定優勢。露營者可以在露營的同時選擇自駕去周邊景區游玩,國外就有很多依附于優美風景區來建設營地的例子,如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博伊德房車營地,北邊是著名度假勝地邁阿密,周圍還有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濕地公園和州立公園,這些景區都對營地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另外,在營地的選擇上還要注意良好氣候條件和地質條件,確定營地所處地區一年之內出現極端天氣的頻率和時間,遠離地質災害常發地區。在水資源選擇上,人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食物和水,露營地也要確保水的供應,在前期調研階段調查附近的河流、湖泊,確定水量季節變化和年降水量,注意遠離河流上游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其次,交通的通達性是露營者選擇露營地的重要因素,自駕途中所花費的時間也是旅游消費支出的一部分。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對于營地也同樣適用,要想保證充足的客源,地域可進入性是第一位的,所以通往營地的交通一定要方便快捷、容易到達,最好選址在臨近高速出入口、交通主干道或旅游要道旁,尤其對于通過式露營地。在方便出入的同時,拉動地區經濟增長,造福當地群眾。
最后,市場是保障露營地長久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這不僅要考慮營地周邊城市、地區的經濟狀況和居民的消費水平,這些因素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營地的建設和發展。要重點開發省內大中城市和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客源市場,這些地區經濟水平高、福利待遇好,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相對較高。在享受這些福利待遇的同時,該地區的人們工作壓力也相對較高,與自然接觸的時間少,因此在節假日期間更愿意選擇露營去親近自然放松心情。
二、環境容量與規模確定
(1)環境容量
環境容量是指在保持地區周邊生存環境質量不降低,自然生態環境不破壞的前提下,所能容納的最大負荷量。一般包括安全環境容量、生態環境容量和心理環境容量[21]。安全環境容量是最基本的容量保證,是在營地建設和管理中必須遵守和保障的;生態環境容量主要取決于營地的土地質量、植被覆蓋程度和耐踐踏能力、水資源供給能力,是營地自然資源保護和經濟效益長足永續發展的重要尺度;心理環境容量主要取決于游客的心理舒適度,和一定環境范圍內所轄的人口數量有關;露營的目的是“親近自然、回歸自然”,露營地的建設是為了更好的保護環境,與大自然和諧共生,而一旦超出環境容量的最大范圍,必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而這也就違背了露營地的建設初衷。
(2)規模確定
露營地的規模確定需要以環境容量為前提,要綜合考量營地的土壤條件、植被覆蓋資源、水資源、實際規劃建設可用面積等環境特征和市場需求、市場投資環境等經濟因素。目前市場上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根據汽車露營聯合總會編制的《汽車露營地建設規則》進行確定,在確定規劃總面積的前提下,通過車輛停靠數量以及其所需場地面積和能提供基礎服務的設施面積以及生態環境環境營造所需面積的綜合疊加,最理想的計算方法如下[20]:用地面積=營位數量×1 輛車所需的場地面積(80—120 ㎡)×2(保持自然環境和開放空間的系數)×2(場內道路管理中心衛生設施等系數)但在實際環境中,由于地勢地形和經濟預算等多種限制因素,因此需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與場地相結合,確定露營地的規模。
三、營地布局與主題設定
(1)營地布局
在設計時,營地布局主要受實際地區的地形地貌、光照、坡度等自然條件因素的影響和營地的功能需求如內部交通流線、排水排污等需求方面的影響。主要根據區域內各不相同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國內外優秀案例的綜合分析和作者實地調研的營地研判,總結出營地布局的三種主要模式:均勻發展型、分散發射型和主軸線型。在實際情況中,根據對實際地塊的合理評估和分析,以分別適用三種不同的模式,合理進行布局。
a.均勻發展型(圖 4-3)。該類布局模式往往適用于營地規模不大,土地較規矩平整的情況。綜合服務區位于場地中央,各功能區緊鄰服務區較平均分布在四周。在此基礎上運用該種布局模式可以到達最佳利用。

圖 4-3 均勻發展型營地
b.分散發射型(圖 4-4)。營地地塊一般呈現不規則形狀,綜合服務中心位于營地營地中心地帶,為其他功能區輸送服務,適用于場地大、基地現狀復雜的地區。

圖 4-4 分散發展型營地
c.主軸線型(圖 4-5)。這類營地尺度較大,每個功能區都獨立形成一單元。一般圍繞交通主軸線進行功能區劃分,各區之間距離較遠,營地維護成本高。

圖 4-5 主軸線型營地
(2)主題設定
在經濟學中,進行市場投資預測或開拓時,有三個層級的開發模式,第一種是以市場為導向,迎合游客的需求,市場需要什么就造什么,但跟隨市場可能產生滯后性;第二種為引領市場,通過旅游吸引物和市場營銷手段吸引消費者,使其產生購買欲,促其消費;第三種是創造市場,這一層級掌握難度大,成功和失敗的幾率幾乎對等,前期需進行深入詳實的市場調研,對消費群體進行分類,把握不同消費者的的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最后還不一定成功。
當前針對營地的主題開發設定中的大部分選擇都處于第一層級,存在過度迎合多數消費群體需求的情況,實際上在人口眾多的中國,不論哪個小眾群體的人口總數都不容小覷。
因此在營地主題設定中,應針對不同種類的需求設定不同種類的主題,要在完善基礎服務設施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自身優勢,綜合區域內資源特征,在迎合市場的同時,通過創新部分旅游產品,滿足追求求異消費心理的游客,即以市場為導向,創造引領市場的突破點和創新點,從而避免千篇一律的主題。
以自然景觀為主,注意營地環境本身的保護和重視,在營地設施布置中要最大程度上減少對生態的影響,圍繞自然資源設定主題和活動,如在根據所處環境進行劃分的山地露營地中,在營地建筑、導視系統、活動設定和園路鋪裝中利用與森林元素相結合的原生態設計,使游客在方方面面或直觀或客觀的感受到以自然元素為主題的露營地。在活動設定上,可根據地勢起伏,規劃山地自行車、摩托車線路,山地滑板、山地越野項目,登山、攀巖、探險運動,山間漂流項目,林間游步道、茶文化館、動植物科普館等一系列豐富活動,承接戶外婚禮、公司團建等活動,建設攝影愛好者基地、青少年研學基地等。整體特征上凸顯本土特色。
以人文景觀為輔。特色的民風民俗能使游客更好的了解自駕游目的地的風土人情,增加游客的歸屬感。在營地的建筑和小品設計中增添地域元素,通過符號性、象征性在營地與游客之間建起橋梁和紐帶。再比如在營地餐飲設定上,往往能以小見大,通過具有地域特色的菜肴,有時甚至一瓶帶有地域特色的飲料,如北京的北冰洋、陜西的冰峰、甘肅的大窯、新疆的烏蘇,都會帶給游客不同的體驗和記憶。
四、功能分區設置
在營地的功能區設置上,主要依據營地客觀條件和露營者的主觀需求進行設定。在營地的客觀條件中,在露營者的主觀需求中,客源市場、要滿足功能性,應根據特有的地形和地貌去規劃營地道路和功能分區,以滿足基地生態結構發展和未來營地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可以滿足營地分散旅游,車輛供應,休閑度假和娛樂科學普及的功能訴求。營地的多樣服務使其擁有更詳細的功能分區。其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管理服務區,露營區,休閑娛樂區和綜合開發區。
一般小型露營地所包含的營地功能較基礎,主要包括綜合服務區、規模較大的露營地功能分區會更加細化,除露營區外,在其他功能區增設多種服務設施。
服務管理區是整個營地的管理和控制重要區域。負責營地的正常運行和安全,主要負責旅客接待,設施租賃,觀光介紹,信息咨詢,登記結算,車輛維護,維護服務,人員工作室,保衛室,醫務室,雜物間等。多功能服務區位于場地最中間的區域,輻射整個園區,并為室內活動和訪客提供了活動空間。通常有酒吧,咖啡館和表演場所,包括室內和室外餐廳,便利商店,會議廳,室內游戲廳,健身房,淋浴室和洗衣房。保衛室是整個園區內每個安全工作點的管理和指揮中心,負責園區游客的安全和物品存放。園區員工的辦公空間應放置在游客不輕易進入的位置,以使員工的出入對游客的影響較小,并且游客不會影響員工的工作。醫務室為游客提供急救,例如為受傷的游客提供臨時治療和簡易的傷口包扎,并為普通感冒,發燒和腹瀉提供藥物。
露營區是營地和生活區的核心區域。由道路系統,營位,活動空間和設施組成。營地的內部道路系統在確保車輛順利駛入營地以及不同的車輛具有不同的回轉半徑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營地不僅滿足了日常必需品供給和休息空間,而且還為公共活動和簡單的娛樂設施提供了場所,使游客不僅可以與自然互動,還可以增強與家人和朋友的關系。為了方便游客住宿,營地的設施主要包括公共衛生間,淋浴室,洗衣房,垃圾處理站,房車集中式污水處理站和停車位。
休閑娛樂區域。在城市繁瑣而復雜的工作中人們渴望一種流暢,自然的氛圍。有些人意在臨時休息,注重“靜”,避免城市的噪音和污染,尋求一個安靜,休閑的場所。另一些人是尋求激情,減輕工作后的壓力,專注于“動”,對冒險和極限活動充滿興趣。娛樂和休閑區還需要具有適宜的活動和環境,以滿足不同的需求。這些通常分為室外和室內類型。一般在室內進行手工藝作坊,娛樂室和科普教育之類的活動。根據場地面積設置運動區,在植物豐富的區域進行有氧運動比在體育館更加健康。全場或半場足球,籃球,網球,乒乓球,迷你高爾夫球,沙灘排球等等可以被不同人群使用。
綜合拓展區域。 一方面,對于那些熱愛戶外運動以及冒險和追求刺激的人來說,擴展區的戶外訓練和擴展中心的設施可被用來提高個人潛力。 對于團隊成員,可以發展團隊合作技能并培養團隊協作力量。 另一方面,對于年輕人來說,不僅可以結合自然環境資源來提供野外科學教育功能,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野外探索精神和提高生存技能。
五、道路規劃
一般情況下,房車的尺寸要大于普通汽車的尺寸,因此拖掛式房車更應考慮牽引車的長度。所以,在設計營地時必須要考慮車輛出入的便利性和停車位的延展性。道路系統主要由主干道,支道路和游園步道組成。主干道通常從公路延伸到營地,通向營地內的各個區域。通常是寬度為 6 米或以上的雙行路。支道路主要是營地每個分區的道路,其中許多是單行道。其寬度通常約為 3-4 米。為了確保安全行駛,車道的轉彎半徑至少為 12 米以上;步行道主要是露營地各個露營區內部連接游客通往各個服務設施間的道路。一般在 1.5 至 2 米區域之間。營地里多人多車,在設計道路時,需要盡可能分流人與汽車。同時限制車輛的速度。
露營地道路使用的材料應盡可能接近自然,例如石條,板巖,磚塊和沙石,以在風格和自然環境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同時道路系統要能滿足防火、生產和生活等其他方面的要求。
六、給排水規劃
自駕游露營地中的給水、排水和對污水的處理是營地建設中的重要內容,尤其在提供房車營位的露營地中,房車提供全套的上下水服務,因此對于用水和污水處理要求較高。給水工程中要從水量、水質、水壓需要出發,排水工程中要滿足收集雨水、排出污水的功能。排出的污水必須經過一定的處理才能夠排放,經過處理的污水再回收被稱為再生水。再生水可用于沖刷廁所、對灌溉要求不高的植被、營區內的水體景觀營造等。
營地中的水是生活用水,植物維護用水和消防用水。 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自來水。為了確保水量和壓力,避免穿過道路和復雜的地形,以及最短的管道并與其他管道保持一定距離,因此必須將其放置在靠近供水點的位置。 排水主要去除雨水和少量生活用水,可以通過營地的地形來收集雨水,也可以利用溝渠和管道來收集生活水,這些收集的水經過處理后可形成再生水,或與城市排水管道、或周邊地區的排水管道相連以完成排水。
七、植物景觀設計
植物在露營地是處處可見的,可以維持露營地的生態平衡,營造小氣候,阻擋風沙和保有水資源,減少噪音,過濾空氣和水,并擴大能見度。可以規劃建立不同感官的空間,例如開放,半開放,覆蓋,直立和封閉空間。還可以縮小或擴展空間以形成跌宕起伏空間序列。也可以通過環繞或連接改變旅游者的路線來增加樂趣。
在規劃初期應盡早進行場地現狀的調查,記錄本土植物的名稱、類型,探察有無古木名樹,有無稀有植物,并保護原有的植物品種,進行景觀優化。
營地入口區是聚集地的地方,交通產生的排放氣體和噪音也會影響環境。所以除了要考慮美學和文化功能外,營地入口還應注意降噪和吸收廢氣。在入口處進行植物配置時,建議確保視角和足夠的觀景的距離,以供游客拍照,等候區需要休息空間進行休憩納涼。營地管理服務區是整個營地的掌控中心,包括行政管理,旅客服務,飲食,購物,住宿等功能。在區域設計上應以干凈整潔、去菌降溫為主,同時確保通風和光照。由于服務區的客流量大,景觀設計需要不同種類的植物,同時與場地建筑相融合。
在營地中植物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要選擇遮蔭和保護隱私效果好的,但是不能過度擁擠,會營造出壓迫的氛圍感。營地的植被景觀以自然景觀的保護和延續為基礎,創造出不同于人工景觀的鄉間特色。同時植物的選擇應滿足該地區的功能需求。在汽車露營區,應選擇分支點高、樹冠大的喬木為主的稀疏草地,為停車和開展活動提供便利。帳篷露營區確保游客的安全,植物配置豐富多樣,滿足游客與環境之間的緊密聯系。
在休閑區和綜合開拓區,通常使用植物來營造開放空間,在場地活動較多的區域多種植耐踐踏的植被,并設有生態過渡地區來減少營地周圍植被的影響。用針葉林來改變風向。在選擇植物色彩時,色彩直接影響戶外空間的氛圍和情緒,明亮的色彩給人一種歡快而輕松的氛圍,而深暗的顏色則給人一種沉悶而壓抑的氛圍。營地中色彩鮮艷的植物還具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觀賞和科普教育的能力。
在植物生長期間,其習性、質地和外觀會隨著氣候的季節性變化而改變。在種植時要適宜配置喬木、灌木和草本,確保三季有花,四季常綠。其次,應注意采摘水果的體驗感,使人與景觀進行緊密互動,增進人與自然之間的聯系。許多營地都設有篝火晚會的活動,但應注意不要隨意砍伐樹木,可適當收集枯木進行使用。
八、標牌與防火設施設計
(1)標牌設計
一般來講,露營地選址多遠離城市設置,基地多面臨復雜多變的環境情況,此時就凸顯出標牌設施指引的重要性。在營地的出入口、道路交叉口、活動區、主要景觀、次要景觀、可能存在危險的地點等都要進行標記,用以傳達和信息表示,應注意標牌設計與營地主題和整體設計的一致性。在實際設計中,注重色彩的應用和搭配,如在活動區和露營區的色彩就要區別開來,一個輕快明朗、一個沉穩舒心。對于安全標識的標牌,要注重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以及表達的醒目性。在營地的安全標識中,有防火、防溺水和防止誤食等標識,其中防火是露營地頭等重要的大事。
(2)防火設施
營地中的防火設施尤為重要,尤其對于森林露營地和山地露營地來說更是如此。雖說露營和燒烤是大多數營地的標配,游客也因能在露營過程中吃上一頓自給自足的燒烤而滿足。但在國外的營地一般不允許單獨在營區內使用明火,甚至專門劃分絕緣區域(一般為公共使用區域的一小部分)。在遠離可燃物的篝火圈內使用防火絕緣的材料,以保證不會對車輛和營地植被造成威脅。首先,營地會在明顯位置標記禁止使用明火標識;其次,在營地設計初始,設置消防器材、規劃緊急疏散路線等;再次,在露營網站宣傳短片和禁止事項中,也明確表示用火的相關規定等。(作者:李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