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新時期如何加快新農村建設,建設美麗鄉村,讓鄉村更美、環境更好、村民更富是眾多基層干部的一項重要任務。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內蒙古西烏旗哈布其拉嘎查在第一書記郭海軍的帶領下,積極探索“共享美麗鄉村”,努力打造田園綜合體,為新時期鄉村振興建設提供新的樣本。
通過“諾托克”計劃發展壯大嘎查經濟
從前的哈布其拉嘎查村里連廁所都沒有,牧民住在始建于80年代初的土坯房,道路一遇到下雨下雪就難以行走,在村子落魄的時候,村里六百人有五百多人都離開了。2015年來此掛職擔任“第一書記”的郭海軍,是西烏旗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他坦言,最初看到哈布其拉嘎查村的狀況,“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甚至還有點埋怨組織上怎么把我派到這么落后偏遠的地方。”郭海軍表示,但轉念一想,如不是貧困,發展落后,組織派我來干啥?于是暗自鼓勵自己,不但要堅定工作信念,而且要帶著牧民一起干,帶動大家把嘎查建設好。
在不斷的走訪和調研過程中,郭海軍找到制約嘎查發展原因,并認真學習研究國家和地方的惠農政策:從2015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2016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到每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號文件,郭海軍努力領會文件精神,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找到符合哈布其拉嘎查發展路子,理順了“第一書記”工作思路,提出“諾托克”計劃,通過改善嘎查民眾生活質量,發展壯大嘎查經濟,形成了代表性的集體經濟范例。
“我們要讓年輕人心甘情愿的回來!否則我們就是失職”。這是郭海軍在跟嘎查兩委班子成員開會時喊出的心聲。因為沒有年輕人,嘎查就沒有未來。據介紹,“諾托克”計劃的核心就是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創造更好的就業創業機會,吸引離鄉的年輕人返鄉。如今的哈布其拉嘎查,已經蓋了能容納近萬頭牛的集中養殖區;改建了幾十戶的住宅,有了衛生間;村里也建了公共廁所;修通了十幾公里的水泥路;實現網絡全覆蓋……哈布其拉嘎查通過旅游經濟、電商經濟、網紅經濟開拓出一片“共享美麗鄉村”。現在村民開始更加關注如何形成產業鏈、如何保護生態、如何提升合作發展集體經濟、如何創造更現代的生產生活方式。
“共享美麗鄉村”建設擁有新思路
如今的哈布其拉嘎查,已經蓋了能容納近萬頭牛的集中養殖區;改建了幾十戶的住宅
哈布其拉嘎查戶均天然草場相對較少,多年來本地牧民與越界牧民的過度放牧造成草場生態質量逐年下降。此外,嘎查人口流失嚴重,勞動力正逐漸趨于老齡化。嘎查內存在的大量閑置房屋存在潛在安全隱患,大面積老舊的房屋,整體美觀性差,對嘎查的風景、風貌存在一定程度的影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此,哈布其拉嘎查兩委班子建議對草場、養殖基地以及村民閑置住房等場所和設施通過基礎設施改造、產業支撐強化、公共服務升級、環境風貌建設等動作,實現嘎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同步”、一二三產業“三產融合”、高端草原旅游的“三位一體”。
在促進牧民增產增收方面,哈布其拉嘎查表示將通過集體經濟的模式,以合作社為主要經濟載體,企業整合經營,讓牧民參與和受益。未來,哈布其拉嘎查要努力構建集環保牧業、創意牧業、牧業體驗于一體的現代牧業和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創新旅游業,將創造現代牧業和創新旅游業相輔相成發展,形成雙管齊下的綜合業態。
此外,哈布其拉嘎查將大力打造哈布其拉專屬的牧業品牌。利用電商零售平臺拓展當地牧業產品銷售渠道;以“一村一品”為指導,對當品牌產品進行媒體推廣宣傳,通過品牌溢價提高牧業產品的銷售回報,提升牧民的經濟收入。
哈布其拉嘎查表示,對嘎查建設后產生的新增就業機會,將進行整體的規劃部署,優化配置。對剩余勞動力進行就業培訓,重新安排至新的就業崗位。同時創造更多可以吸引年輕人回流的創業及就業機會,為嘎查經濟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