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相城區黃橋街道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試點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順利通過了綜合驗收,打造了城鄉融合發展“黃橋樣板”。
該試點全國首個獲批,覆蓋黃橋街道全域,實施期限3年,總投資約76億元,統籌開展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生態保護修復、歷史文化保護4類工程21個子項目,著力破解土地開發強度大、耕地碎片化、產業用地低效、生態格局不成體系等問題,被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聯系點,入選全國首批典型案例,并作為城鄉融合治理模式的唯一代表在全國經驗交流會議上作書面交流。
該試點實施后,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四個喜人變化。一是空間布局明顯優化。新增耕地1150畝,耕地斑塊數由285塊減少到94塊,集中連片度大大提高。6300畝分散布局的工業用地整合縮減至3600畝。貫通了分布零散、不成體系的林地、草地、河流水系、濕地等,形成藍綠交織的城鄉生態網絡格局。二是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在工業用地總面積下降的情況下,載體空間由287萬平方米逐步提升至640萬平方米,容積率從0.7提升到2.5,工業用地畝均稅收由12.8萬提升至100萬。三是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整治“散亂污”企業近2000家,新建污水管網12公里,整治河道12.56公里,建成步道10.7公里,串聯南北濕地和西部田園片區。四是鄉村文化明顯傳承。重塑漁文化、橋文化等文化資源,打造“黃橋街道手繪旅游地圖”等特色品牌,“黃橋粉青宴”入選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期,自然資源部出臺深入推進全域整治工作的意見,明確了允許“三區三線”優化調整、鼓勵低效建設用地盤活利用、支持探索整縣域和跨鄉鎮整治等支持政策。相城區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擬開展整縣域全域整治,目前已完成總體實施方案編制。下一步,省廳將認真落實自然資源部工作要求,積極指導相城區總結黃橋街道單鄉鎮試點經驗,用足用好政策,加快修改完善總體實施方案,明確實施單元,有序啟動實施,進一步優化國土空間布局,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更大力度賦能鄉村振興。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