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自然資源廳結合全省耕地保護工作實際,對廣東省補充耕地指標交易管理制度進行了修訂完善,制定印發了《廣東省補充耕地指標交易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該辦法已于11月17日起正式實施。
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2012年,廣東印發了《廣東省耕地儲備指標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下稱“原辦法”)。近年來,國家進一步嚴格耕地占補平衡管理,全省指標供應形勢發生較大變化,原有的交易管理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管理辦法》針對省、市交易平臺及其管理口徑不夠統一、規范的問題,將原辦法中省、市兩級平臺分級交易模式,調整為在省級交易平臺上統一進行交易,明確廣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作為交易服務機構,負責建設管理全省統一的網上交易平臺。
同時,針對省級對非跨市域交易情況監督管理不全面的問題,將原辦法中省級僅對跨市域公開交易進行監管,調整為將省、市、縣三級公開交易和協議轉讓補充耕地指標的行為全部納入監管范圍,統一明確交易實施主體、程序及規則。
針對非跨市域交易方式是否公開規定不明確的問題,《管理辦法》按照“以公開交易為原則,以協議轉讓為例外”的原則,明確省級和市域內保障單獨選址建設項目所需補充耕地指標時,可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交易,突出對公益性較強、涉及市縣較多的重大建設項目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的支持保障。
針對僅允許買方發布交易公告已不適應廣東省補充耕地指標由“供過于求”轉為“供不應求”新形勢的問題,《管理辦法》明確,交易雙方均可根據購買、出售指標的需要委托交易服務機構發布交易公告。
在提高指標交易效率方面,《管理辦法》還將公開交易的公告時間由20天縮短為10個工作日,公示時間由5個工作日縮短到3個工作日,取消成交確認書簽訂環節,把交易實施主體資格后置審查改為前置審查,將公開交易所需時間從原來的1個多月壓縮至17個工作日。
此外,省自然資源廳還配套修訂了《廣東省補充耕地指標交易規則》,于11月17日與《廣東省補充耕地指標交易管理辦法》一并正式實施。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客戶遍布全國各地!經手上項目5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