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綜合整治是一項涉及多方利益、多個領域的復雜工程,要想順利落實該項工作,需要解決多方面的問題。本文以江蘇省灌云縣小伊鎮為例,分析研究區土地利用現狀,從高標準農田比重、基本農田布局、農村宅基地占地面積、地類產出率4個方面提出目前該鎮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一、研究區土地利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研究區概況
小伊鎮位于灌云縣城北部,東與伊蘆、下車兩鄉以鹽河為界,西隔叮當河與龍苴鄉相連,南傍枯溝河與伊山鎮為鄰,北與穆圩鄉、海州區新壩鄉隔古沂河、善后河相望。小伊鎮因鎮內有小伊山而得名。小伊鎮總面積84.25 km2,耕地面積5 609.840 0 hm2,全鄉共有19個行政村、1個果林場。鄉域內四河環繞,寧連、汾灌、連鹽3條高速公路在此交匯。
研究區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西低東高,地面平均高程為3.4 m,鄉內的小伊山頂峰高為68.6 m。研究區土質為脫鹽性土壤,土壤以潮土為主,屬脫鹽黃黏土和脫鹽灰心黃黏土土種。1 m 土層含鹽量<0.1%,作物生長良好。研究區屬暖溫帶,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年平均氣溫13.7 ℃,年日照時間2 456 h左右,無霜期210 d,氣候條件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研究區水資源豐富,北側為古泊善后河,東側為鹽河,西側為叮當河,南側為枯溝河。小伊河沿東西方向貫穿研究區。
1.2 研究區土地利用現狀
研究區土地面積為 6 409.183 8 hm2,其中耕地面積4 633.468 1 hm2,占研究區土地總面積的72.29%;園地面積 30.062 0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 0.47%;林地面積55.840 0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0.87%;草地面積2.898 4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0.05%;商服用地面積2.480 1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0.04%;工礦倉儲用地面積16.674 1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0.26%;住宅用地面積435.968 2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6.80%;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面積13.658 2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 0.21%;特殊用地面積4.121 5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0.06%;交通運輸用地面積306.156 4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4.78%;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897.313 4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14.00%;其他土地面積 10.543 4 hm2,占研究區總面積的 0.17%。根據灌云縣耕地質量等級補充完善成果,研究區耕地利用等別主要為4等、5等和6等。
二、 研究區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2.1 高標準農田比重偏低。按照《江蘇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灌排基礎設施配套水平、田塊規模和土壤質量是判斷耕地是否屬于高標準農田的主要指標。耕地土壤質量高低分布規律與灌排水平高低分布規律相似,水田土壤質量和灌溉水平優于水澆地和旱地。研究區內水田在灌排設施配套水平、土壤質量等指標方面能夠達到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標準,而旱地和水澆地則遠低于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研究區現有耕地面積4 633.468 1 hm2,其中水田 2 989.078 7 hm2、旱地 1 644.389 4 hm2,水田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為64.5%,該數據可視為研究區高標準農田面積占耕地面積的比重。水田占比遠低于江蘇省的平均水平。
2.2 基本農田布局無法滿足發展需要。灌云縣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完成時間為2017年4月,連云港軍民合用機場民用部分遷建工程(即連云港花果山國際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于2019年1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基本農田劃定時沒有考慮機場建設和相關配套建設用地問題,連云港花果山機場二期工程、灌云縣空港產業園、連宿高速等重大工程選址均涉及部分基本農田。現有基本農田布局不適應未來土地綜合整治發展規劃。
2.3 農業現代化水平較低,傳統農業占比較大。小伊鎮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雖然農業資源豐富,但現代農業發展緩慢,且科技含量較低,產出率不高,農業產業鏈短,以傳統種養殖業為主,缺乏特色產業。小伊鎮的農業發展現狀是傳統農業與高效農業、現代農業并存,農業發展水平不均衡,現代農業在農業中的占比較低,農業發展整體現代化水平不高;耕地集約利用和產出率較低,經營均以家庭為單位,規模小,分散且機械化水平低,沒有形成規模效益;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政府和農民經濟實力有限,資金短缺,受經濟條件的限制,對農業的投入明顯不足,農業生產長期在低水平、低效益狀態下進行,農業基礎設施的改造資金供需矛盾突出。
2.4 農村宅基地占地面積較大。研究區共涉及農戶 10 434 戶,其中農村宅基地共 9 219 戶,農村宅基地面積 435.968 2 hm2,戶均農村宅基地面積為472.9 m2,遠超《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規定的戶均不超過200 m2的標準。
2.5 零散中低產田塊分布較廣。受歷史原因和農民居住、種植習慣等因素影響,部分耕地分布在村莊中間和周邊,被溝渠道路和村莊等地物隔離,灌溉設施無法覆蓋,田面平整度不夠,種植農作物主要以零星作物為主,農民種植方式基本為人工種植,地類以水澆地和旱地為主,產出率較低。(作者:王 剛 張曉勇)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10余年來致力于產業及園區、鄉村旅游綜合體、農業休閑綜合體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專家及政資源??蛻舯椴既珖鞯兀〗浭稚享椖?00+例,其中田園綜合體方面的案例有汕尾市陸河縣林中花溪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項目策劃、河間景和田園綜合體發展規劃、九臺區大健康田園綜合體策劃、北京大興區愛情海玫瑰園定位及業態規劃、恩施硒茶產業園產業規劃與招商前置研究、北京蟹島農業觀光園總體建設規劃、國家首批試點項目中國高安巴夫洛田園綜合體規劃等。
特色業務:田園綜合體規劃、創意農業園規劃設計、休閑旅游農業園規劃設計等服務,項目包含現代農業、休閑文旅、田園社區三大板塊,主要規劃有鄉村旅游主力項目集群、田園主題樂園、健康養生建筑群、農業產業項目集群、田園社區項目集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