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武漢市出臺35項財政支農政策,重點支持精致農業四大產業鏈、糧食安全、鄉村建設、都市田園綜合體等板塊發展,進一步推動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綜合實力邁向更高水平。
據悉,該市近日印發《關于2022-2025年期間支持農業農村發展有關政策意見》,意見指出,2022-2025年期間,武漢市出臺35項支農政策,共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精致農業,包括現代種業產業鏈、“菜籃子”產業鏈、“農業+”產業鏈、農科創產業鏈等;
第二類糧食安全,包括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糧食生產任務區獎補、油菜秋冬輪作示范項目補貼等;
第三類農業主體培育及服務,包括經營主體培育、農機推廣、農業生態保護、金融扶持等;
第四類鄉村建設,對美麗鄉村建設給予獎補;
第五類都市田園綜合體建設,對市級都市田園綜合體分級分檔給予補助。意見的出臺是對全市現行支農專項資金的清理和完善,35項政策中,原有政策19項、修訂完善政策9項、新增政策7項。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政策的出臺,是推動市級財政支農專項資金統籌整合、建立農業引導基金、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等改革政策落實的具體化,對促進財政支持農業農村政策全面規范、公開透明、普惠精準,進一步引導預期、推動發展、規范管理將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來,武漢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十三五”期間相繼出臺了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種業發展、生豬綠色發展、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工廠化育苗、美麗鄉村建設、休閑農業發展、田園綜合體建設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以惠農貸、農業保證保險貸、農業引導基金、農業應急資金為主的政銀支農政策體系,以地方特色農業保險為主的防災減災政策體系,為全市都市型農業農村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下一步,市財政將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根據鄉村振興的需要、都市型農業農村發展的特點和各級政府的財力狀況,進一步合理安排財政投入規模,優化支出結構,調整支持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