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0月16日電(記者 江毅、楊迪、葉含勇)未來幾年,我國軍民融合領域將迎來軍工企業重組上市、軍地聯建產業園區、國防科技解密制度完善、軍民資源共享和公共服務提升等五大利好,這是記者從16日在四川綿陽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綿陽)科技城國際科技博覽會上了解到的。
據統計,隨著近年來我國軍工開發的步伐不斷加快,目前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民口單位數量占全部軍工單位的三分之二左右。在軍民結合產業發展方面,工信部已認定26個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2013年基地工業總產值已超過1萬億元。
工信部軍民結合推進司巡視員曹志恒在科博會“軍民融合創新發展國際論壇”上表示,今年3月工信部下發了促進軍民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將推動我國軍工和民口資源互動共享基本實現,形成較為健全的軍民融合機制,成為我國工業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國將重點推動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改革,推動軍工開放。以分類推進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為突破口,支持軍工企業重組,鼓勵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引入社會資本并上市融資。同時修訂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目錄,改革完善準入和退出制度。工信部還將聯合總裝備部開展軍民供需活動,研究裝備需求信息分級分類發布機制。二是鼓勵和支持軍工集團與地方政府共建產業園區,部省聯動推動軍民融合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三是協調、促進國防科研技術揭秘制度的完善,定期發布軍轉民、民轉軍目錄,組織開展多種形式技術交流、交易和創新活動,推動科技成果收益權改革。四是破除壁壘,加強軍民資源共享。建立和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共享機制,推動工業行業標準的軍民通用化。五是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研究認定若干軍民融合技術轉移中心、技術交易中心和孵化中心,建立和完善有序競爭、科學規范的軍民融合中介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