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氫進萬家”示范工程會落戶山東?這還要從“雙碳”目標說起。
在2020年召開的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中國正式宣布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無論是“碳達峰”還是“碳中和”,首先將改變的都是能源產業的構成。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產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產業的“大頭”,而以氫能為代表的不產生碳排放的能源則占比較小。因此,在能源格局加速重構中,氫能源自然站上了城市發展的“風口”。
作為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山東在推進氫能發展應用方面具備絕對優勢。
根據《山東省“十四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到2025年,山東氫能源動力總成系統產能計劃達到5萬臺套。在氫能推廣應用領域,開展將氫能利用進入工業園區、社區樓宇和交通移動用能、港口、高速等多場景的應用示范,打造全國首條氫能高速走廊、全國首個萬臺套氫能綜合供能裝置示范基地。“十四五”期間,山東省將累計建成加氫站100座,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0000輛,燃料電池固定式發電裝機容量達200兆瓦,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力爭突破1000億元。
為此,國撥經費1.5億元,山東“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首個定向項目也在2022年開年之際順利啟動。2022年1月6日,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召開“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新聞通氣會,通報了這一重要進展。據了解,山東“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獲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分批支持,助推我國氫能產業在2025年前邁入國際先進行列。
“山東的‘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是一項綜合性氫能推動計劃,如果能將氫燃料電池廣泛應用于重型汽車上,就能使中國徹底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聯合專家組組長、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余卓平一語中的,“山東正在大力推進動力系統革命,濰柴動力(000338)、中國重汽等企業也都是重型裝備制造轉型的主力軍,這是示范工程能夠落地山東的其中一個原因。”
余卓平表示,“新舊動能轉換這個重大戰略是在山東拉開的,在這個過程中山東迫切需要能源改革。目前來看,山東有著十分清晰的戰略目標與發展規劃,從資源、到裝備制造再到布局與應用,山東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未來‘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將著重搭建可復制、可推廣的氫能示范工程綜合管理運維體系和大數據平臺。”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徐子春表示,依托這個平臺,將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標準化終端數據采集體系與標準化的氫能“制—儲—輸—用”結構數據格式和傳輸方式,建立純氫管網在線運行監測和智能化運維,實現氫能全產業鏈各環節數據采集與氫品質在線快速監測,助力山東兌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