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國家高新區”,是中國在一些知識與技術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區建立的發展高新技術的產業開發區。記者16日從科技部了解到,進入2018年,國家高新區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勢頭。今年1月到5月,156個國家高新區共實現營業收入12.35萬億元,同比增長8.13%;涌現出一大批高端技術和產品,帶動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高新區,目前中關村匯聚了包括聯想、百度、小米等在內的2萬多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多家上市公司。2018年1到5月,中關村平均每天新設立科技企業89家。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翁啟文介紹說:“中關村逐步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大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等六大新興產業集群。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規模這個超過了2萬億元。大數據信息安全的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集成電路設計的收入約占全國的1/3。”
據了解,進入2018年,國家高新區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勢頭。今年1月到5月,156個國家高新區共實現營業收入12.35萬億元,同比增長8.13%。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介紹了國家高新區發展的新趨勢:“一是國家高新區堅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由過去“量”的增長向更加注重“質”的提升轉變;二是國家高新區不斷優化園區發展環境,由以“硬投入”為主向更加注重打造“軟環境”轉變;三是國家高新區不斷塑造新的發展優勢,由過去以土地出讓、優惠政策為主向更加注重改革和營造創新創業生態轉變。”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曹國英表示,中國國家高新區集聚了全國近40%的高新技術企業,涌現出一大批高端技術和產品,帶動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中96家誕生于國家高新區,形成了以中關村、深圳、杭州等為代表的全球創新高地,誕生了一批以小米、華為、阿里巴巴等為代表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新技術大企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與此同時,中國國家高新區還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說:“國家高新區通過在海外設立研發機構、跨國并購、建立國際研發戰略聯盟、海外產業園等方式,在全球范圍獲取和整合創新資源。截至2017年底,國家高新區企業共設立境外研發機構和創新中心99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