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株洲高新區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過二十年發展,株洲高新區形成了“一區三園多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區內先后建立了國家新材料成果轉化及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傳感技術產業基地、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湖南軌道交通裝備制造基地。目前來看,株洲高新區成為了株洲市的經濟增長極,成為了株洲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地,成為了株洲園區建設的主陣地,成為了株洲創新型城市建設的示范區。
當前,株洲高新區作為株洲河西新城的主要空間,在空間拓展方面,向北、向東都有湘江阻隔,向西就進入湘潭地界,只有向南延伸才能形成區域的連續性,產業的延續性。太高—龍泉首當其沖的承接高新區產業發展轉移,同時也是整個高新區服務業發展與完善的后方承載平臺,本次規劃應運而生。
本次規劃的范圍大約113平方公里,涵蓋群豐鎮、雷打石鎮全域,其中包含大約11平方公里的長株潭綠心圈。總體可建設用地面積大約為55平方公里,可供開發的產業及研發用地面積約35平方公里。
園區北靠河西主城區的武廣新城,西邊沿著湘江,東臨湘潭地區,南邊為大面積的生態區。本次規劃時間范圍近期到2020年,遠期到2030年。
項目思路
中機院根據國內外產業發展的大勢,對園區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確定了太高—龍泉產業園將以“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宜居宜業”為總體功能定位框架,打造株洲高新園區新的經濟增長引擎。
園區整體定位為“
株洲慧谷,科技新城”,以新興理念引領、特色產業支撐、科技創新驅動、新城形態塑造為原則,著力建設園區三大功能:
輕型高技術制造產業區、科技創新驅動先導區、宜居宜業的科技新城區。
園區整體產業定位為“4+2”的產業體系,力爭園區在2020年工業總產值達到540億。
總體空間架構:一心、三片區、八組團:以湘江、丘陵、高速公路、鐵路、綠化帶等具有明顯隔離作用的地物為功能區邊界線,最終形成“一心、三片區、八組團”空間格局。
項目效果
該項目已進行首次成果展示,客戶高度評價了我院項目組的專業能力、研究能力和規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