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產乳制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并無明顯改善。中機院研究員分析了近幾年來我國乳制品的市場需求及發展趨勢。
一、我國乳業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2008年之前的十年里,我國乳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生鮮奶產量的年平均增長率是17.4%。而自2008年發生三聚氰胺事件后至今的五年多以來,我國的奶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生鮮奶總產量年均增長率驟降到1.29%。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份,我國乳品行業銷售收入達2241億元,同比增長15%%,行業效益有所好轉,但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截止至11月底,在納入統計的649家乳品企業,有135家企業虧損,虧損面為20.8%。虧損金額為10.3億元,虧損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1%。
二、乳制品消費市場潛力仍巨大,行業增速將維持15%以上。
目前我國乳品成規模的消費市場還遠沒有形成。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的總奶量約為7.49億噸,人年均占奶量約107公斤,但是我國全年生鮮奶生產總量約為3825萬噸,人年均占奶量僅約為27.3公斤,僅占全球水平的25.5%。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乳制品消費市場會不斷擴大并趨于成熟,我國將成為世界上乳制品消費最大的潛在市場。預計到2015年國內乳制品行業復合增速大約是GDP增速的1.5-2倍,高于15%,行業龍頭的復合增速預計在15%-20%。
圖表1 我國乳制品消費市場預測

數據來源:中機院
三、乳制品多元化、功能化、高端化將成為乳業發展的趨勢。
隨著一線品牌的進入,區域型乳品企業的基礎產品(如純奶、普通酸奶等)的市場競爭力已經不復存在。乳品市場競爭激烈,成本增加,利潤率降低,創新發展多元化產品成為乳制品企業的出路。比如低溫兒童奶、活性乳酸菌飲料、常溫酸奶等需求越來越明顯。功能型乳品市場需求旺盛。根據丹尼斯克公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功能性乳制品的比例已超過15%,但與全球35%的比例還有很大市場空間。具有保健、美容、減肥等功能的高端產品也將逐漸被特定群體所需求。高端乳品已成為消費者新的需要。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飲品的要求更加關注“品質、品牌、健康、時尚”。為此高端健康飲品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旋律。蒙牛特侖蘇每年收入增速均顯著高于液態奶整體增速。伊利金典有機奶銷售增幅675.43%,成為高端市場的寵兒。
四、我國乳制品行業關鍵技術與設備急需突破。
中機院研究院分析發現,我國最大的乳品產地——內蒙古乳制品企業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對外技術依賴,大到利樂公司的制造裝備,小到酸奶的菌種,國外品牌和技術主導的格局日益顯現。因此,實施乳品加工業發展戰略的重點領域就是針對制約我國乳業發展的關鍵技術與設備。乳制品加工的關鍵技術對外依賴性強。包括膜分離技術、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和生化工程等生物科技、包括高壓加工技術、高壓脈沖電場殺菌、超聲波滅菌、抗微生物酶殺菌、微波殺菌技術、磁力殺菌、感應電子殺菌、輻射殺菌、脈沖強光殺菌、紫外線殺菌、臭氧殺菌、電阻殺菌等各種冷殺菌技術、檢測技術、流變學分析技術、冷凍干燥技術等技術大部分從國外引進,我國沒有自主知識產權,對技術依賴性很強。此外,乳制品加工關鍵設備大部分從國外引進。包括乳品濃縮設備、均質機、無菌生產線、檢測設備、乳粉生產設備、小型奶酪加工設備等設備均從國外進口,對我國乳制品發展的限制亟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