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支撐著其他業態的健康良性發展,更關乎國計民生。
一、破解物流發展難題
目前我國全社會物流成本占GDP的18%,幾乎是發達國家的2倍。社會物流規模增速已經呈現回落態勢,特別是現代物流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下,難以適應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帶來的市場需求。
在中機院物流產業規劃所看來,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會直接影響企業對物流技術研發的投入,使之難以實施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的戰略性項目,更無法開發增值服務產品,行業長期處于低水平競爭態勢。因此,必須通過出臺政策對倉儲用地予以專門認定或等同于工業用地、繼續加大對高速公路收費的監管力度,撤消并不合理的收費站點、促使企業降低運輸車輛的空駛率,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等方式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引導企業使用現代化的物流設施設備,使用物流信息軟件,并采取消費補貼或以獎代補的方式支持信息化建設,鼓勵企業投資物流技術研發。應鼓勵區域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促進聯網工程。
二、推動物流產業集群發展
作為推動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物流園區的產業聚集效益日益凸顯,必將在拉動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中機院物流產業規劃所建議,相應主導部門應盡早制定科學配套的物流產業集群發展方案,推動物流產業集群發展。
1、科學制定物流產業集群發展規劃。
一是有關部門應盡早啟動管轄范圍內物流業情況調查摸底工作,進一步弄清底數,分析其優勢和差距,厘清今后的發展思路。二是積極聘請國內物流行業頂級專家,為物流園區的發展“把脈問診”。三是結合自身實際,著手制定物流園區發展的規范、標準,加強對物流園區發展的指導和引導。四是強化“一盤棋”的思路,引導和鼓勵生產性物流企業全部進園發展。
2、注重行業龍頭企業培育。
各級部門應制定更加行之有效、配套完善的舉措,進一步加大政策、資金等扶持力度,對引進世界500強、國內物流百強、國內上市公司等物流行業龍頭企業的物流園區和落戶園區的企業給予重點扶持和政策傾斜,打造一批物流旗艦企業,形成物流園區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3、建立健全體制機制。
按照扶優扶強的思路,將發展基礎良好、具有良好發展潛力和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省級聚集區作為試點,在政策和發展領域上先行先試,并給予土地指標、資金、稅收等方面的傾斜。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平臺和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