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提出建成高水平開放引領區、制度創新先行區、特色產業集聚區等工作目標,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加快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自由貿易園區。
據了解,《方案》包含七方面主要任務。在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方面,天津自貿試驗區將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大制度創新成果復制推廣。例如,深化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席會議機制,總結推廣聯動改革創新經驗,協同建立“共同申請、三地受益”的政策共享機制;協同推進口岸“智慧管控”建設和試點,打造天津口岸“數字港”,打造海鐵聯運為特色的中歐班列集結中心;在全市范圍內布局更多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示范基地,推動政策互動、優勢疊加。
在提升對外開放平臺能級方面,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商務片區)將聚焦“制創制服”,爭創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區;天津港保稅區(機場片區)聚焦“貿創貿服”,打造臨港臨空港口經濟示范區;天津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區聯動創新區)聚焦“科創科服”,打造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相互賦能的高端產業聚集區;天津東疆綜合保稅區(東疆片區)聚焦“金創金服”,打造國際一流國家租賃創新示范區;中新天津生態城(生態城聯動創新區)聚焦“綠創綠服”,打造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升級版。
去年6月,天津自貿試驗區獲批率先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圍繞這一方面,《方案》提出,深入對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加大壓力測試,對接“邊境”措施及“邊境后”規則,在知識產權、政府采購、環境保護等領域提高開放水平。深入對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實施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同時,全面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
在提升制度創新質效方面,天津自貿試驗區將建立更加便利的貿易流通體系,例如,積極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探索建設綠色轉型綜合服務平臺,開展碳數據采集和環境權益披露。同時,建立更高水平的金融支持體系,例如,爭取增加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展業銀行數量,推動FT全功能型資金池等高階金融產品深化應用;探索建立不動產、股權等作為信托財產的登記機制;推動征信平臺建設。此外,天津自貿試驗區還將建立更加安全的數據治理體系。
提升產業鏈創新發展水平也是《方案》中的主要任務之一,包括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深化金融集聚標志區建設、推進適港產業提質升級、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以及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其中提出,支持已在境外上市的生物制品跨境內外分段生產,爭取在自貿試驗區設立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制品口岸;研究外幣國際保理業務可行性方案,復制推廣跨境人民幣國際保理業務;推進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燃料油、保稅液化天然氣加注業務模式創新,探索開展甲醇等清潔能源加注業務;爭創“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等內容。
在提升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方面,天津自貿試驗區將支持區內注冊企業相互之間約定在內地特定地點、按照特定仲裁規則、由特定人員對有關爭議進行仲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涉外商事海事爭端解決優選地,同時,優化推薦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政策,動態升級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除此之外,《方案》還就提升風險防控效能方面明確了具體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