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產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的大事,對于信息技術IT企業而言要深刻理解客戶的需求,提出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幫助用戶邁過應用門檻,而對行業用戶而言,則應通過新興技術加速數據的集中化,形成集聚一個產業的能量,大數據產業是一個系統性、關聯性的產業,只有各界力量共同協力才能形成中國大數據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據中國經濟網統計,近年來,我國的互聯網、電信、金融以及政府在大數據領域內的投入超過了50%,預計16年市場投入將突破百億元,形成全球最大的數據產業群,但目前中國大數據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中國整個數據的積聚位于經濟比較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西部地區的國家人口信息庫和國家林業局一些林業數據落戶于西安,其發展模式是通過數據移植,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最終形成并壯大這一產業。我國中東部地區信息化近幾年得到飛速發展,預示著我國大數據及其產業發展的將進入新階段。
我國東部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以廣東為代表。其發展和應用普及最廣、應用范圍和效率最好的政務網絡平臺已經連通省級四套領導班子,40多個省府直屬部門和22個地級市按照超前設計、超前規劃的模式,骨干網傳輸率高于100M,隨著《廣東省電子交易條例》的頒布,使電子簽名具有了法律效力,這將為廣東省實現安全電子公文交換、網絡辦公和網上公眾服務提供了基礎。廣東省成功的電子政務規劃,不僅要求策劃設計者對技術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更要對政府部門運作模式及錯綜復雜的部門間協作運作模式有透徹的了解,并對國內外應用的現狀和趨勢進行持續研究和分析,同時還在于清楚地知道政府部門的運作特點和各種關系,構筑出符合當地特點的、實際可操作的、效果明顯的電子政務整體規劃。具體規劃內容包括:國內外政府信息化建設的現狀與趨勢;本地區的電子政務建設的現狀和問題;提出本地區電子政務建設的目標;電子政務建設的關鍵問題與思路;電子政務的目標和分階段實施計劃;系統的體系結構,網絡框架;系統的設計原則;安全管理、安全保障體系的內容和實施方法、容災備份系統的建設策略;基礎服務平臺,包括安全平臺、企業數據交換平臺、政府數據交換平臺;電子政務的基礎應用(根據各地不同的特點和應用水平提出不同的應用方案;綜合應用(深化應用);系統的管理、維護規范;提供系列培訓,包括基礎技術培訓、系統管理培訓、電子政務專題培訓;系統的推廣建議。
我國中部地區大數據產業以湖北省、湖南省、山東省、河南省為典型,以信息化研發和物聯網研發和應用比較領先的湖北省、湖南省為調研對象,通過對兩省信息化發展主管部門的調研,得出這兩省均按照國家有關大數據、信息化等發展規劃實施,結合實際情況細化,但具體在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著體制與機制的制約,很大程度影響著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和應用。湖北省、湖南省希望各運營商共建共享網絡平臺、資源平臺、基本建設平臺,目前規劃已經按照國家部署在實施,但利益分配等方面有較大的分歧,推廣推進有難度。河南省情況與湖北省、湖南省類似。
我國西部地區大數據產業發展主要以四川省、陜西省、寧夏、內蒙古為龍頭,特別是陜西省,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導,對大數據產業園進行規劃和建設,建設以西咸新區為中心的現代大數據產業園,分別引進了國內外比較有影響力的企業、運營商入駐。陜西電信、陜西聯通等多家運營商也已經做好了大數據產業鏈的發展規劃,突出在寬帶接入、應用等方面制定了規劃。目前四川省利用信息產業發展模式和格局發生深刻的變革,基于“硬件+軟件+終端+內容+服務”的產業鏈垂直整合,正推動信息產業組織方式深刻變革;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應用等面向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正在開辟新的產業增長點,大數據產業生態環境正在加速構建。為此,四川省制定了自己在大數據產業鏈中發展規劃。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的發展情況與四川省類似。
研究大數據產業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的大事,對于信息技術IT企業而言要深刻理解客戶的需求,提出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幫助用戶邁過應用門檻,而對行業用戶而言,則應通過新興技術加速數據的集中化,形成集聚一個產業的能量,大數據產業是一個系統性、關聯性的產業,只有各界力量共同協力才能形成中國大數據產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