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IT界風起云涌,云計算、大數據產業悄然崛起,被稱為第4次產業革命。
發展大數據產業,是貴州實現科學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需要。把握大數據發展方向,推動大數據開發應用,發展大數據服務產業,是推進貴州省信息技術產業集聚發展和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重要抓手,對推動貴州工業結構調整、加快貴州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打造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2013年10月至12月上旬,不到3個月的時間,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云”集貴州,貴安新區大數據產業基地雛形初顯。
2月21日,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李國杰、李伯虎在內17位國內信息產業技術權威專家,齊聚一堂論證《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這次盛會上的專家陣容堪稱近年來信息產業的“豪華陣容”,專家們對《規劃綱要》給予了高度評價并一致通過,并就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中肯意見和建議。
現結合專家的意見,對《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進行解讀。
焦點一:
貴州為什么要發展大數據產業?有哪些優勢?
《規劃綱要》提出,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有三大發展機遇和四大優勢。三大發展機遇是:國家和貴州省全力支持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政策保障、貴州省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產業基礎、經濟社會加速轉型升級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市場需求。
四大優勢是:生態優勢,氣候環境優良,地質結構穩定;能源優勢,水煤資源豐富,電力價格低廉;區位優勢:地理位置特殊,交通日趨便利;戰略優勢,西部重要增長極,內陸開放新高地。
2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貴州北京大數據產業發展推介會的新聞發布會上,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副省長、貴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秦如培指出,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貴州在資源、生態、區位、政策、市場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從發展戰略上看,國發2號文件,把貴州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賦予了財稅、投資、金融、產業、土地、人才等諸多含金量高的優惠政策,目前至少有51個國家部委和金融機構,相繼出臺了支持貴州發展的政策文件或與貴州簽署合作協議,貴州“政策洼地”效應凸顯。從發展基礎上看,近年來貴州全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高端化、集群化發展,富士康第四代綠色產業園、中關村貴陽科技園以及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數據中心等一批重大信息產業項目落戶貴州,貴州有望成為全國最大的數據聚集地之一。
專家觀點
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優勢明顯
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作為地理條件限制較多的西部省份,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帶動發展是必要的,并且信息化方便切入,見效較快。云計算、大數據是信息化的新興熱點,《規劃綱要》以大數據為抓手,將這些有機結合,發展思路比較合適。《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和發展原則也非常好,規劃的內容比較全面,具有可行性。
陳尚義(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由于在信息化、互聯網等大數據相關產業方面處于落后,貴州省就會非常重視,會給予大力政策支持。在我國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如安徽等省正是由于基礎比較差,反而給互聯網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會。
羅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工業大數據正在成為熱點,貴州省裝備制造、軍用工業、研究等工業基礎較好,要提升重點工業里的領先制造、智能制造的比例,推動工業大數據發展應用,成為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
焦點二:
貴州大數據產業總體目標:
到2020年相關產業規模4500億元
《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中心等大數據產業基地基礎設施基本建成。引進10家左右大數據存儲管理、分析處理的先進企業和若干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的龍頭企業,培育200家大數據保障、系統集成服務、數據服務軟件研發的中小企業,基本形成大數據產業配套體系,初步建立以大數據應用為基本業態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100億元,引進和培養2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
到2017年,建成國內一流的數據資源中心。引進或培育30家大數據龍頭企業,500家創新型大數據相關企業。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引進培養5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
到2020年,成為西部地區重要的、全國有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通過大數據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吸納就業20萬人。
專家觀點
走貴州特色的大數據產業發展之路
李伯虎(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數據產業規劃一定要突出貴州省的特色和品牌。圍繞“智慧貴州”和當前中國智慧城市的需求發展大數據產品、應用工程和相關服務。針對智慧城市在技術、環境、政務、產業等方面的需求,進一步細化發展方案。
李國杰(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數據產業的特點是本身發展,同時還具有強烈的帶動作用。“蜜蜂效應”可以很好地解釋這個現象。大數據、云計算也有可能影響很多行業,從這個角度看,貴州提出4500億元的發展目標可以作為一個長期目標。
貴州的能源、氣溫等條件適合發展大數據,同時也存在離發達城市較遠等缺點,因此在吸引三大運營商落地的時候,肯定有新意,如果發展對響應時間有強烈要求的運營中心,這就有問題,用戶體驗很關鍵,速度是個關鍵的因素。
貴州如果想培育像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企業,是不現實的,可以結合自身特點,擇取不同行業,例如醫療、運輸等,軟件、算法等,對地點要求不高,例如做服務等,可以發展中小企業,爭取在某個行業做精做好。
焦點三:
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
《規劃綱要》提出,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建設大數據基地和實施五大計劃。
將以黔中經濟區核心區為主,規劃建設貴安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大數據基地、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大數據基地、黔南州超算中心等多個產業基地。
《規劃綱要》還提出,實施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產業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高端人才引進和培養、產業配套升級、大企業培育和大項目帶動等五大計劃,推動信息產業“蛙跳式”發展。通過推動云計算服務發展、打造電子政務云服務平臺、打造工業云服務平臺,推動云計算服務發展,創新產業發展模式;通過推動電子政務及信息資源共享、挖掘“智慧貴州”大數據潛力,拓展大數據應用領域,提高科學發展水平。
《規劃綱要》中提出的重大工程包括:信息基礎設施提速工程、產業鏈整合提升工程、數據資源集聚加速工程、重點領域應用示范工程、核心產業載體發展工程、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工程。
專家觀點
加快大數據中心建設
重視大數據創新應用
鄔賀銓(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數據產業主要有四部分:支持大數據的設備、支持大數據分析的軟件、建立大數據的平臺(存儲、分析、處理等)和大數據應用服務。盡管貴州適合建設數據中心、云平臺等項目,效果也會比較明顯。但這里面的數據并不屬于貴州,貴州省無法利用這些數據進入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應更加突出應用驅動,從大數據的應用和服務入手,通過示范工程的帶動作用,培育大數據應用服務市場,從而引進一些專業人才,促進大數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秦海(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貴州在發展大數據產業的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上需要考慮兩個核心問題:一是云計算越來越成為應用基礎設施。要將云應用基礎設施的問題提到重要的地位,不僅僅是電子政務云和工業創新云,還要大力發展公共云、私有云。二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是把計算的高效率和通訊的低耗能結合在一起,使得智能終端突發性增長,在規劃中要重點考慮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數據產業的發展。另外要注意一些新的動向,比如虛擬運營商等新興產物,在大數據下面開展服務、轉型、創造新的增長點。
黃曉慶(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美國大型的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紛紛在中西部建設數據中心,說明互聯網時代數據中心布局不需要考慮中心城市,因此,貴州要從全球、全國的市場、能源等定位進行戰略考量。大數據產業包涵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等環節,數據中心是所有產業中發展最快的領域。應加強數據中心建設,考慮打造全球/全國數據中心的制高點,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帶動全產業鏈的發展。
劉汝林(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貴州省發展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產業,要突出“應用驅動”原則,深入研究、確定應用的重點領域。同時,需要走戰略性、高端性的領域,如算法的突破。
李國杰(中國工程院院士):建議規劃關注生物、制藥、健康、農業等領域的大數據應用,也可能成為貴州的趕超機會。另外,貴州在中草藥方面比較有優勢,通過分析草藥成分同樣可以產生大量數據,還能帶動應用。
專家觀點
加強大數據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
聶林海(商務部電子商務司副司長):國內主要數據集中于電子商務、銀行、電信等行業領域,各大公司擁有大規模的數據。怎么吸引企業把數據中心放到這邊來,是貴州省下一步要關注的問題。大數據在電子商務發展中的應用,特別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將成為下一步重點。
劉九如(中國電子出版社副社長、總編):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改造了傳統產業,需要進一步細化貴州需要提升的行業,包括已提出的國防工業、裝備工業、電子商務等;加強電子商務領域。電子商務與大數據密切相關,應該更加關注類似淘寶的特色中國、騰訊的美麗中國之類的電子商務平臺。
焦點四:
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下一步怎么做?
《規劃綱要》提出,將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及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明確大數據戰略實施和大數據基地發展的相關政策,在財政扶持、金融支持、用地保障、電力供給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規劃綱要》還提出,將按市場機制組織和設立“貴州大數據產業投資基金”,分期募集,首期規模15億元,由財政投入引導資金5億元,其余資金采取市場募集。著力市場應用培育、支持技術創新、強化信息安全保障。
專家觀點
優化環境 加大投入
韋樂平(中國電信總工程師):貴州要發展大數據產業,應當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由政府提供宏觀政策環境,主要是提供產業發展、引進人才和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環境。
韓乃平(中標軟件總裁):產業基礎條件很關鍵。產業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包括現有的經濟和人才基礎都是相關的,做與自身優勢、強項匹配的事情,應該根據貴州在全國產業布局中的分工,做優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環節。貴州還應加大對大數據產業投資基金的投入。
黃曉慶(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院長):奧巴馬政府引入硅谷首席技術官,發展政府云服務。貴州應借鑒這個經驗,優先采購本地服務商的云服務,包括應用服務、平臺服務、互聯網服務等,引入技術、人才、企業等。在此過程中,政府需要做好公共服務。同時提升軟實力,集聚一批優秀的研究型企業,提升關鍵技術,增強技術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通過與國際知名機構、研究院校等合作,政府可以統一建設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為企業進駐和產業增值提供便利。
孫凝暉(中科院計算所所長):進一步開放與大數據、云計算相關的創業環境,加強與這些前沿領域相關的共性研究、創業技術平臺等,包括大望遠鏡、超算中心等。 通過優化創業環境,再進一步引進科研中心、引入人才。
陳尚義(百度技術委員會理事長):建議貴州省以一種更加開明開放的態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數據上率先創新,激發大數據應用,帶動整個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