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如何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助力鄉村振興?為規范鄉村建設行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淮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保護優先、節約集約、因地制宜、務實有用的原則,扎實推進鄉村規劃編制工作,完善村莊規劃編制體系,在積極推進村莊規劃應編盡編工作中,多措并舉,為引領鄉村振興,實現淮南市“精品引領、全域提升”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加快村莊規劃編制進度,提高村莊規劃推進強度,強化資金保障。督促指導各縣(區)加快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嚴格落實雙周調度機制,向市政府專題匯報上級對鄉鎮國空和村莊規劃編制進度的要求以及全市規劃編制實時進度。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村莊規劃的實施和定期評估,各縣(區)人民政府(園區管委會)統籌轄區內村莊規劃的編制及實施,組織轄區鄉鎮人民政府編制村莊規劃,保障編制經費。目前全市共需編制村莊規劃638個(其中壽縣258個,鳳臺縣134個,毛集實驗區28個,田家庵區19個,大通區37個,謝家集區46個,八公山區11個,潘集區105個),全市已啟動493個,今年底要完成521個以上集聚提升類及有條件有需求的村莊規劃編制工作。
二是完善村莊規劃內容,堅持多規合一,統籌村莊規劃編制。根據《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南(2022年版)》的編制要求,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轄區內村莊規劃的組織編制工作,委托具有資質的規劃編制單位開展技術服務;各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負責所在區(園區)下轄鄉鎮村莊規劃編制的監督管理工作,指導各鄉鎮人民政府編制村莊規劃,嚴格按照《安徽省村莊規劃報批審查要點》組織區屬各單位對規劃進行聯審。認真組織全市規劃管理人員及縣區鄉鎮145人參加省廳舉辦的基層規劃管理人員專題培訓班,集體學習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及村莊規劃的編制規程和實施案例等,推動全市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是加大村莊規劃宣傳,拓寬村民參與渠道,提高村民參與意愿,發揮群眾監督作用。嚴格審查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村民參與情況,要求規劃成果應包括駐村調查記錄(15天)、村民參與規劃記錄、村民委員會審查意見和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的決議。依法依規,嚴格程序,開門編規劃,確保規劃編制和實施以村民為主體,符合村民意愿和村情實際,更好發揮規劃的引領和管控作用,落實好村民知情權、參與權與決策權,同時建立起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村莊規劃實施和監督,保證村莊規劃主要內容納入村規民約。
四是抓住工作重點,充分考慮產業發展,預留充分未來發展用地。嚴格落實《安徽省村莊規劃編制指南(2022年版)》的要求,對規劃期內一時難以明確具體用途的建設用地,暫不明確用地性質,作為留白用地(鄉村規劃留白用地占比不超過總建設用地的5%)。同時,規劃過程會預留一定比例的建設用地機動指標,用于村民居住、農村公共公益設施、零星分散的鄉村文旅設施及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等項目。通過“機動指標+用途留白”的方式,避免在規劃中對空間管控過于剛性,在用地布局和指標管控等方面留有足夠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