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開年,各地集體上演“天空版圖”爭奪戰,通過空域資源爭奪、基建投資加碼、產業生態構建等多維競爭,加速搶占低空經濟戰略制高點。中機院結合上文的成功案例解析,從低空經濟專項債項目謀劃角度,為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助力地方加快地方低空產業布局。
1.審視區域資源稟賦,優先做好產業規劃
從低空經濟專項債的實踐經驗來看,項目成功的核心在于精準匹配區域資源稟賦與產業規劃。因此,并非所有區域均適合大規模投入低空經濟產業,各地需深入評估自身資源稟賦,如:空域資源——分析空域開放程度、管制政策,避免在空域緊張區域強行布局;產業基礎——梳理現有基礎設施配套(如機場、跑道等),若無相關積累,需謹慎規劃;場景需求——結合文旅、應急、物流等實際需求,避免“為建而建”的無效投資。
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需摒棄“搶賽道”思維,以務實態度做好前期調研,唯有以規劃先行、以實際需求為導向,才能讓專項債資金真正轉化為產業升級的“助推器”,避免低效投資與資源浪費。

2.做好低空經濟專項債項目選擇與定位
謀劃低空經濟專項債項目時,需精準篩選項目類型,避免“撒網式”投資。優先聚焦與國家低空經濟試點政策(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及地方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就業吸納、縣域經濟提質)等深度契合的領域,緊扣區域基礎條件,實行差異化定位策略:
強基礎區域(有空域優勢、產業集群),可基于政策紅利,依托通用機場、低空開放試點等硬件優勢,以“產業園區+配套基建”為核心,通過專項債資金建設標準化廠房、試飛跑道、管控平臺等重資產設施,聚焦為無人機制造、航空航天零部件生產、試飛認證等提供全產業鏈的服務。例如四川自貢依托“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政策和產業集群優勢,利用專項債資金,進一步打造“研發-制造-測試-運營”產業鏈條,吸引成飛等龍頭企業入駐。
中等基礎區域(有一定產業配套但尚未成勢),可以側重“硬件補短板+軟件強服務”,如升級現有通用機場配套設施,建設低空經濟公共服務平臺(如無人機調度中心、飛行數據共享平臺),或規劃“產業孵化器+人才培訓基地”,吸引中小微企業入駐。
低空基礎薄弱的區域,應摒棄“大而全”的園區思維,優先選擇投資少、見效快的特色場景應用,例如結合本地文旅資源開發“直升機空中游覽”項目;或結合森林應急消防需求,配套消防巡檢無人機,建設小型起降點等。對于低空基礎薄弱的區域,應首先確保專項債資金精準投向“小而精”的高適配場景,實現“投入可控、收益可測、風險可防”。
3.拓展場景應用情形,實現收益結構多元化
在低空經濟專項債項目謀劃中,地方政府與國有企業應以需求為導向,開拓多元應用場景,通過“場景深耕+收益復合”設計,聚焦交通、物流、文旅、農業等領域的現實需求,推動“低空經濟+”模式創新,既能激活產業潛能,又能通過多渠道收益增強項目抗風險能力。場景拓展需緊扣地方特色與市場痛點,比如:
文旅融合場景:在旅游資源富集區開發“低空觀光航線”“航空主題研學”(飛行體驗基地+科普教育),收入可涵蓋門票分成、體驗項目收費、研學課程收入等。
生產服務場景:在農業主產區布局“無人機植保+物流網絡”,建設區域性無人機調度中心與農田起降點,收益包括植保作業收費、農產品無人機配送費、農業數據服務收入等。在工業集聚區可規劃“無人機研發測試基地”,提供飛行空域租賃、檢測認證服務等,吸引制造企業購買服務。
公共服務場景:在災害多發區或偏遠地區建設低空應急救援網絡,配置無人機中繼站與物資儲運中心,收入來源包括政府應急采購等。在城市區域可開發“低空巡檢服務平臺”,為電力、環保等部門提供無人機監測服務,形成穩定的政府購買服務收入。
4.做好前期準備,提高項目成熟度
成功申報專項債的低空經濟項目,基本對區域都有較高的戰略意義。因此建議深度研究國家及省級低空經濟規劃與試點政策(如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政策),力爭將項目納入地方政府重點工程或新興產業規劃,同步對接發改、民航等部門,積極爭取試點資格,為專項債申報爭取政策加分。
此外,專項債申報對項目成熟度要求高,因此需強化前期手續完備性,筑牢政策合規基礎。優先完成立項審批、用地預審、環評批復、空域使用許可等核心手續。尤其需提前與軍方、民航部門協調空域使用權限的,應確保空域管理方案與飛行需求匹配。對于敏感區域項目,需同步開展防洪評價、水土保持等專項評估,避免因手續缺失導致審核風險。
案例
以下為30個成功的典型案例,主要內容包含項目名稱、總投資和專項債金額、建設內容和所屬領域:
1、自貢航空產業園無人機生產中心
總投資38.42億元,專項債金額10.75億元;建設內容:無人機生產線、研發實驗室及配套倉儲設施;所屬領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
2、自貢低空經濟創新中心
總投資8.2億元,專項債金額2.3億元;建設內容:技術孵化平臺、產學研合作基地;所屬領域:科技創新。
3、自貢無人機測試基地
總投資5.6億元,專項債金額1.5億元;建設內容3000米試飛空域,風洞實驗室;所屬領域:交通基礎設施。
4、廣東恩平工業園低空經濟片區
總投資16.15億元,專項債金額4.03億元;建設內容:通航器組裝廠、智能物流中心;所屬領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
5、韶關新豐縣低空經濟產業園
總投資5億元,專項債金額3.75億元;建設內容:低空飛行器管理中心、通用機場(含30*300米跑道);所屬領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
6、深圳eVTOL商業化運營試點
總投資12.8億元,專項債金額3.2億元;建設內容:城市空中交通網絡、起降平臺;所屬領域:新型城鎮化建設。
7、江西分宜無人機產業園
總投資9.3億元,專項債金額2.6億元;建設內容:標準化廠房、檢測認證中心;所屬領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
8、安陽5G泛在低空技術基地
總投資3.5億元,專項債金額2.4億元;建設內容:5G空域管理系統、無人機管控云平臺;所屬領域:新型基礎設施。
9、鄭州通用航空試驗區
總投資6.8億元,專項債金額1.9億元;建設內容:通航跑道擴建、機庫升級;所屬領域:交通基礎設施。
10、湖北竹山冷鏈物流+飛行器基地
總投資15.2億元,專項債金額4.2億元;建設內容:冷鏈倉儲設施、飛行器維修中心;所屬領域:物流基礎設施。
11、湖南低空經濟產業園
總投資47.13,專項債金額13.2億元;建設內容:全國最大單體項目,含研發基地、生產集群、飛行服務站;所屬領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
12、浙江低空職業教育中心
總投資3.8億元,專項債金額1.1億元;建設內容:飛行培訓學院、模擬駕駛艙實訓室;所屬領域:社會事業。
13、杭州城市空中交通樞紐
總投資8.9億元,專項債金額2.5億元;建設內容:樓頂停機坪、充換電綜合服務站;所屬領域:新型城鎮化建設。
14、山西通航職業技術學院(一期)
總投資4.2億元,專項債金額1.2億元;建設內容:教學樓、實訓基地;所屬領域:社會事業。
15、山西通航職業技術學院(二期)
總投資3.7億元,專項債金額0.9億元;建設內:科研中心、飛行模擬器實驗室;所屬領域:社會事業。
16、安陽市北關區5G低空技術示范基地
總投資3.5億元,專項債金額2.4億元;建設內容:全球最大5GSA對空專網(蓋1200平方公里) ;所屬領域:新型基礎設施。
17、重慶北斗空管系統
總投資18.3億元,專項債金額5.1億元;建設內容:衛星導航地面站、空域動態管理系統;所屬領域:交通基礎設施。
18、合肥低空立體交通生態
總投資22.6億元,專項債金額6.3億元;建設內:eVTOL起降場、航路規劃平臺;所屬領域:新型城鎮化建設。
19、廣西億航無人機產業園
總投資8.8億元,專項債金額2.3億元;建設內容:標準廠房、試飛機庫、觀測樓;所屬領域:產業園區基礎設施。
20、江蘇低空物流配送網絡
總投資7.4億元,專項債金額2.1億元;建設內容:300個社區配送站點自動化分揀系統;所屬領域:物流基礎設施。
21、云南跨境低空運輸走廊
總投資14.7億元,專項債金額4.1億元;建設內容:邊境口岸起降場,海關監管設施;所屬領域:交通基礎設施。
22、陜西農林植保無人機中心
總投資2.9億元,專項債金額0.8億元;建設內容:植保無人機庫、農藥智能配比站;所屬領域:農林水利。
23、海南低空旅游觀光帶
總投資6.5億元,專項債金額1.8億元;建設內容:10個海濱起降點、VR觀光體驗館;所屬領域:文化旅游。
24、甘肅低空應急救援基地
總投資5.3億元,專項債金額1.5億元;建設內容:高原型救援無人機、應急物資儲備庫;所屬領域:社會事業。
25、新疆低空農業監測系統
總投資3.1億元,專項債金額0.9億元;建設內容:棉田遙感監測站、智能灌溉控制中心;所屬領域:農林水利。
26、上海低空公共航路網
總投資25.4億元,專項債金額7.1億元;建設內容:城市三維航路建模,低空交通指揮塔:所屬領域:交通基礎設施。
27、天津氫能飛行器加氫站
總投資2.7億元,專項債金額0.7億元;建設內容:光伏制氫裝置、智能化加氫設備;所屬領域:能源基礎設施。
28、河北通用機場改擴建
總投資4.5億元,專項債金額1.3億元;建設內容:跑道延長、導航燈光系統升級;所屬領域:交通基礎設施。
29、貴州低空大數據中心
總投資9.6億元,專項債金額2.7億元;建設內容:飛行數據存儲服務器,空域調度AI平臺;所屬領域:新型基礎設施。
30、黑龍江極地低空科考站
總投資6.2億元,專項債金額1.7億元;建設內容:耐寒型無人機庫、衛星通信中繼站;所屬領域:科研基礎設施。
從建設內容看,項目申報領域主要為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80%以上的項目集中于標準化廠房(如無人機生產、組裝車間)、綜合樓、試飛跑道、起降場、配套道路及管網的建設,體現了“基建先行”的產業導入策略。項目申報主體普遍希望通過構建硬件基礎,為低空產業全鏈條的落地提供物理載體,形成“筑巢引鳳”的發展生態。
此外,部分項目能夠有效結合區域優勢和產業需求,建設風洞實驗室、5G無人機終端產品實驗室、數字化平臺等專業化設施,推動低空經濟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
項目的投資規模集中在6億元左右,但投資規模離散度偏高,最低金額和最高金額差距較大。
從資金籌措看項目的資金籌措結構以專項債資金為核心,剩余資金主要為財政出資、企業自籌和銀行貸款。部分采用債貸組合——“專項債+企業自有資金+銀行貸款”資金籌措模式。
低空經濟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正借助專項債政策東風駛入發展快車道。展望未來,隨著低空經濟專項債支持政策的深化,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需以更開放的思維、更科學的謀劃,推動低空經濟與地方產業發展深度融合,釋放其拉動投資、促進就業、優化產業結構的巨大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