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一)摘要。
簡述本市區位情況、經濟社會、人口、用地、城市建設基本情況;已有的城市更新工作基礎,形成的制度、機制、做法、經驗等;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破解的機制體制障礙;主要工作目標、績效目標、實施期限、預期效果等;擬形成的工作機制,展示機制建設成效的典型片區、典型項目等。摘要部分不超過1500字。
(二)城市概況。
一是城市發展定位。如有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或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其他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批示要求請著重說明。二是城市區位、自然地理概況、氣候特征等。三是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簡述城市人口社會經濟狀況、城市空間格局、土地利用現狀等。四是城市基礎設施概況。城市供水、排水、生活污水處理、燃氣、熱力等基礎設施方面的情況;城市產業類型、布局,地方政府財力、債務等方面的基本情況。
(三)工作基礎。
本城市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已有的基礎和成效。一是已經建立的城市更新工作組織領導架構、部門職責分工、法律規章制度,以及城市更新相關機制及實施情況等;二是城市更新改造方面的樣板項目、樣板片區情況,歷史文化街區等活化利用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三是城市污水處理收費、“廠網一體”運維模式、以污水收集效能為導向的按效付費機制、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專業化服務、地下管網“一張圖”設施動態更新機制和長效運行機制方面的工作基礎;四是在城市燃氣、供熱、綜合管廊等地下管網改造建設,以及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方面的工作基礎。五是城市更新領域其他有亮點的特色做法、經驗成效,特別是受到中央領導同志公開給予肯定、國家有關部委通報表揚或宣傳推廣的典型案例,不得含有涉密內容。
(四)主要問題和需求分析。
根據城市體檢結果,圍繞城市更新的主要領域,聚焦城市地下管網、市政基礎設施運行安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老舊片區功能和設施短板方面,針對制約城市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行需求分析。分析應重點突出、有定量化數據,描述主要問題的嚴重程度。
二、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建設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等精神,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堅持“一個尊重、五個統籌”,提出開展城市更新工作三年行動的總體思路,突出問題導向,體現整體性、系統性、創新性。
(二)基本原則。結合本城市特點,提出開展城市更新三年行動的基本原則。
(三)主要目標。包括總體目標、三年行動績效目標、年度目標3個部分。其中,總體目標:文字描述,突出問題導向,通過集中3年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預期實現的結果,兼顧定性和定量目標。三年行動績效目標:填寫具體指標表(樣式見附件2),圍繞總體目標的要求,定量和定性相結合,作為總體目標實現程度的佐證和支撐。年度目標:將三年行動績效目標分解到年度,列出績效目標表。
三、實施內容
聚焦本城市人民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注重機制創新,注重提振消費,創新完善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牽引的城市更新體制機制,以典型項目和典型片區建設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機制,以機制建設帶動實施示范項目,彰顯成效。
(一)典型片區建設。
一是城市生活污水全覆蓋樣板區和“廠網一體”運行維護示范區。以污水處理廠及其上游收水區域的完整流域(排水分區)為單元,確定示范片區邊界及位置,列出具體實施的項目清單,在地圖上標明片區位置。
二是老舊片區更新改造集中示范區。統籌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改造,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完整社區建設、補齊“一老一小”等服務設施,整體改善老舊片區人居環境。確定示范片區范圍,列出具體實施的項目清單,在地圖上標明片區位置。
三是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提振消費需求,開展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改造,圍繞保護修繕建筑、改善街區整體環境與風貌、提升基礎設施和防災設施水平、開展文化展示設施建設、加強智慧化管理建設、加強消費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圍繞維護修繕、改造利用、公眾參與、資金獎補等方面的機制和制度等。確定示范片區范圍,列出具體實施的項目清單,在地圖上標明片區位置。
四是其他集中連片片區。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的具有地方特點、符合人民群眾需求的典型片區建設。
(二)機制建設。
一是項目儲備和生成機制。近遠結合、系統謀劃建設項目,城市更新項目謀劃、儲備、實施時序的方式,可形成的機制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體檢、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城市更新項目儲備庫建設、建設成效后評估機制等。
二是資金安排和籌措機制。建立有利于統籌用好財政、金融資源的機制。財政資金方面,充分運用好國債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其他政府性基金預算、國資預算等,最大程度發揮財政資金效能。金融支持方面,探索優化金融機構信貸支持模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同時,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如生活污水全覆蓋樣板區建設,以提升生活污水管網專業化運行維護效能為核心目標的“廠網一體”運行維護機制,以污水收集效能提升為導向的按效付費機制,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專業化服務機制,建立地下管網“一張圖”設施動態更新機制和長效運行機制等。
三是用地保障和審批機制,包括盤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規劃制度,適用于改造類項目的城市更新項目審批制度,城市更新有關法規制度和技術標準等。
四、示范項目
根據國家有關文件規定、標準要求,在開展體檢評估、全面普查分析現狀的基礎上,從城市整體需求出發,因地制宜、系統謀劃示范項目。示范項目應突出重點,體現對機制建設成果的示范意義,確保建設成效可量化、可評價、可考核。
五、效益分析
分析評估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后的成效,可從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
六、保障措施
從組織領導、政策保障、管理機制、資金籌措、監督檢查、后期管理等方面,說明擬采取的保障措施。
七、附件
(一)片區及項目清單
將典型片區、示范項目匯總后,形成3年建設任務清單(見附件3、附件4),明確主要內容、工程量、責任部門、實施地點、時序安排、資金來源等。
(二)項目布局圖
包括城市布局現狀圖、典型片區范圍圖、城市更新項目布局圖等,能夠與典型片區和示范項目清單一一對應。
(三)佐證材料
已發布的文件、各類支撐材料和佐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