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提出,要著力推動工業擴量提質,持續優化“一體兩翼”工業發展格局。拼經濟強產業關鍵在強工業,推進新型工業化事關新時代南寧現代化建設全局。近年來,南寧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搶抓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的重大窗口期和戰略機遇期,將新能源電池產業作為核心產業、牽引性產業來抓,以建設“面向東盟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的重要基地”為抓手,聚焦重大項目引進和龍頭企業培育,加快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奮力建設全國一流的電池材料和電池生產基地。2022年,南寧市圍繞新能源、新材料等新領域成功引進比亞迪電池等“鏈主”企業,并發揮“鏈主”企業虹吸效應,帶動了貝特瑞、安達等一批電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相繼落地。今年前三季度,電池制造業增加值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8個百分點,成為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要產業。2023胡潤中國新能源產業集聚度城市榜顯示,南寧首次入圍全國50強,位列第36位,南寧市已成為全國新能源電池重要的生產基地。
抓機遇,積極把握政策窗口,創造發展優勢
綠色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核心要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等調整優化”。加快工業綠色發展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戰略要求,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應有之義,是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
為解決當前環境保護問題,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局面,國家將新能源產業作為大力扶持發展的產業。南寧市結合自身資源優勢以及產業基礎條件,積極搶抓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新賽道,加快產業轉型步伐,搶抓國家實施“雙碳”戰略機遇,建立“智庫+地方+上級部門+產業界”的“四位一體”工作機制,組建工作專班,圍繞南寧加快建設中國—東盟跨境產業融合發展合作區,推動中國—東盟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在財稅、用地、用能等方面爭取國家更多政策支持。
抓招商,著力引進“鏈主”企業,發揮集群效應
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是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升級產業鏈、重塑價值鏈的重要途徑。南寧市堅持全產業鏈思維開展新能源電池產業精準招商,緊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鏈主”企業聚力攻堅,成功引進總投資280億元、產值500億元的比亞迪70GWh系列電池等項目,吸引了宸宇富基、龍電華鑫等一批產業鏈上游電池材料重點企業相繼落地、開工建設。南寧市目前已落地的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項目涵蓋了新能源電池、正負極材料、電池銅箔鋁箔、碳酸鋰、電池鋁托盤等關鍵領域,新能源電池產業實現從無到有、串點成線、擴鏈成網,產業集群初步成形。
抓節點,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為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強調,要強化重大項目投資,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提升項目策劃質效,要進一步理順項目工作機制,發揮項目投資關鍵作用。
為全力推進該項工作,南寧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組建項目策劃工作領導小組,成立重大項目工作專班、項目策劃中心和策劃公司,提級成立市重點辦,統籌項目推進實施。創新建立各級領導聯系服務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工作機制和重大項目工作專班機制、重大問題解決工作機制,從全市選派一批優秀干部專職駐點服務比亞迪等新能源產業項目,形成工作合力。
加快推動項目開工建設。積極推動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幫助落地企業協調解決用地、用林指標和能評環評問題,確保生產要素配置及時到位,推動宸宇富基、龍電華鑫等一批去年底新簽約的電池材料重大項目今年初實現開工建設。
加快推進項目竣工投產。重點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設備調試、竣工驗收、證照辦理、供需銜接等問題,推進比亞迪10GWh、10+5GWh電池等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通線,比亞迪45GWh電池項目今年投產入規,南寧成為比亞迪國內建設速度最快的電池生產基地。
抓保障,強化產業要素集聚,形成發展合力
南寧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立足地域特色、資源稟賦,高起點強化產業規劃和政策保障,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垂直整合發展戰略,研究出臺支持新能源電池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引領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強用地保障。共保障比亞迪等電池項目用地1萬余畝,已在東部新城區域形成新能源電池產業帶。二是構建“基金+產業”共贏發展新模式。創新設立8支南寧產業高質量發展母基金,推動安達、卓能等重大產業項目陸續落地南寧。三是形成工作合力,市委主要領導掛鉤聯系服務比亞迪項目,示范帶動各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投入項目建設,同時發揮行業智庫作用,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搭建以“信息咨詢、貿易促進、投資合作、技術支持”為主的服務平臺,形成推動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