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規劃是對一定區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的統籌安排。以空間資源的合理保護和有效利用為核心,從空間資源(土地、海洋、生態等)保護、空間要素統籌、空間結構優化、空間效率提升、空間權利公平等方面尋求突破,探索“多規融合”模式下的規劃編制、實施、管理與監督機制。
1、國土空間規劃概念與要點
“要堅持底線思維,以國土空間規劃化為依據,把城鎮、農業、生態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不可逾越的紅線,立足本底資源稟賦特點、體現本地優勢和特色”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內蒙古代表團的重要講話
概念
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政府部門對所轄國土空間資源和布局進行的長遠謀劃和統籌安排,旨在實現對國土空間有效管控及科學治理,促進發展與保護的平衡。
要點

2、國土空間規劃與現有各類規劃的聯系與區別
國土空間規劃不是全面覆蓋“兩規”內容,而是理清重點,總體把控,并且有著區別于現行規劃的顯著特點。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不同于現行規劃體系的顯著特點
